西北狼 发表于 2003-9-4 17:25:00

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主要人物简介

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主要人物简介
罗布·霍尔和斯科特·费希尔:霍尔,35岁,新西兰人,“探险咨询公司”登山队领队。瘦如麻杆,面带天真,喜爱社交,深受登山者尊重,大本营有了纠纷,都找他排解,他特别尊重夏尔巴人。他妙语如珠,头脑灵活,具有科学性的思维和非凡的组织能力。18岁参加了攀登海拔22294英尺、风景秀美无双的阿玛丹拉峰。费希尔,40岁,一个魁梧、外向,托着马尾辫、有着旺盛精力的人。“疯狂山峰公司”探险队领队。14岁时,偶尔收看了一个有关登山的电视节目,从此对登山着了迷。高中毕业后选择登山作为自己的职业。朋友评价他“可以超越任何生理极限”、“意志惊人”、“无视痛苦勇往直前”。人们被费希尔的慷慨、单纯和近乎孩子般的热情吸引着,即使与他只有一二次交往的人们都把他当作挚友。如果说霍尔的“探险咨询公司”反映了他系统而谨慎的攀登作风,“疯狂山峰公司”则是费希尔个人风格的准确写照。费希尔早在20岁时就形成了孤注一掷的登山风格。在他整个登山生涯中,特别是在他早年的登山岁月中,费希尔逃脱了一系列在正常情况下足以使人丧命的意外事故。费希尔和霍尔虽是生意上的对手,但又是在高空狭路相逢的弟兄。他们曾计划在完成1996年珠峰之旅后合力征服位于尼泊尔中部的攀登难度很高的8000米以上的马纳斯卢峰,霍尔和费希尔的关系早在1992年他们邂逅在世界第2高峰乔戈里峰时就得到了巩固,当时费希尔与他的登山伙伴竭尽全力换救了霍尔的朋友鲍尔。
霍尔队成员
海伦·威尔顿:一位39岁的4个孩子的母亲,大本营总管。
卡罗琳·麦肯齐:一位年近30岁的出色的女登山者,队医。
汪多吉:队长,29岁,身材消瘦,五官清秀,性格内向,喜怒无常,有着惊人的体力,3次登上珠峰顶,将保证队友的安全视为自己的天职。霍尔带着敬意和明显的好感,称之为“我的左膀右臂”。当确知霍尔的死讯时时,孤零零地站在咆哮的风中伤心地哭着。
安迪·哈里斯:31岁,向导,绰号“赫罗德”,一位高大健壮的青年,有一张香烟广告上常出现的英俊而粗犷的脸。登顶后返回南峰顶,身体已极端虚弱,为帮助霍尔和汉森,又登向峰顶,遇难。
麦克·格鲁姆:向导,有着一头胡萝卜颜色的头发和马拉松运动员般瘦削身材,33岁的澳大利亚人,布里斯班的管道工,在1987年攀登8000多米的干城章嘉峰时露宿了一夜,脚被冻伤,截去所有脚趾。这一打击并没有阻止他的喜马拉雅事业,相反,他尔后又攀登了乔戈里峰、霍泽峰、乔欧亚峰和阿玛丹拉峰。1993年,在无氧气供应状态下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冷静而谨慎,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伙伴。
道格·汉森:47岁,一位为了实现攀登珠峰的梦想而同时打两份工的邮政工人,身材欣长而结实,不善社交,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1995年到达南峰顶。有两个19岁和17岁的孩子,离婚17年,在此次攀登前与一女人坠入爱河,打算“在女人改变注意前爬上峰顶,然后将珠峰赶出我的世界”。登顶后遇难。
南比:47岁的日本女人,联邦特快东京部人事主任,虽然沉默寡言,但却攀登过7座峰中的6座。登顶后遇难。
贝克·韦瑟斯:49岁的达拉斯病理学家,坚强,干劲十足,诚实守信,在冰天雪地冻了两夜,幸免于难,右胳膊自肘以下被锯掉。
斯徒尔特·哈钦森:34岁,刚刚从某科研项目休假而略带书生气的加拿大心脏病学家,精力充沛,为人严谨,冲顶途中返回,在10日晚上6次冲出帐篷寻找失踪者,临时担任领队,在营救工作中尽心竭力。
福兰克·菲施贝克:34岁,精干而儒雅的香港出版商,曾3次随霍尔的对手组织的探险队攀登珠穆朗玛峰。1994年登上南峰顶,距最高峰的垂直距离仅为330英尺。此次攀登在冲顶途中理智返回。
洛·卡西希克:53岁,律师,具有绅士风度,已攀7座峰中的6座了。冲顶途中返回。
约翰·塔斯基:56岁,霍尔队中最年长的一位,来自布里斯班的麻醉师,军队退役者,从登山运动中体会到挑战、友情和责任感。在冲顶时理智返回。
费希尔队成员
托切:来自罗威岭峡谷的38岁的攀登老手,夏尔巴人,向导,牙齿稀疏,心地善良,在2号营地发作高山肺水肿,被直升飞机送往加德满都医院治疗,大脑严重受损,6月中旬去世。
洛桑江布:托切的侄儿,夏尔巴人,善于社交,相貌英俊且善良,魅力十足,举止高雅,敬业精神强,极具攀登天赋,两次不借助氧气登顶,是费希尔的崇拜者,对费希尔言听计从,费希尔也很欣赏江布,评价其“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历史上最伟大的喜玛拉雅攀登者”。9月25日给日本登山者作向导时,被崩落的雪块击中,坠入山谷而亡。
阿那托列·布克瑞夫:费希尔向导,斯拉夫人,身材高大,五官英俊,有20年攀登经验。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向导,却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登山者。11月中旬回家时发生车祸,头部及一只眼睛严重受伤。
尼尔·贝德曼:向导,36岁,训练有素的航空工程师,是一位安静体贴,有强烈责任心的向导,深受其他队友喜爱,也是最强壮的登山者之一。1994年,他与好友布克瑞夫以接近记录的时间共同攀登马卡鲁山,当时既没有使用氧气,也没有借助夏尔巴人。当听到南比的死讯时,痛不欲生地哭了45分钟。
桑迪·皮特曼:女,因特网记者,也是一名风雅的百万富翁攀登者,这次是她攀登珠峰的第三次尝试,以期完成她令人瞩目的7峰攀登计划,热情直率,精力充沛,总想成为公众焦点,队友叫其“公牛桑迪”。
夏洛特·福克斯:女,38岁,充满活力,但又如雕塑般沉稳。是一位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滑雪巡逻员,曾攀登过巴基斯坦境内的加沙布玛峰和毗邻珠峰的乔欧亚峰,这两座山峰都在8000米以上。
蒂姆·马德森:33岁,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滑雪巡逻队员,此次活动前没有到过高于14000英尺的地方。这次是被其女友劝说来参加登山的,其女友是老练的登山者夏洛特·福克斯。
皮特·舍恩宁:69岁,号称“活着的喜玛拉雅山”,在1953年攀登乔戈里峰时,两手抓住六位坠落者,使他们幸免于难。贝德曼不敢称自己在“向导”舍恩宁,而把与舍恩宁一同攀登看作莫大的荣幸。
克利夫·舍恩宁:皮特的侄子,西雅图的建筑承包商和前美国滑雪队队员。身体虽然强壮,高山经验有限。
马丁·亚当斯:最为强壮的登山者之一,一直处于登山人群的前部,在大部分时间与科莱考尔交替领先。
其他队成员
大卫·布里歇尔斯:IMAX探险队领队。优秀的登山者,全力救助“5·10”灾难,并于5月23日率领其他队员成功登顶。
埃德·韦斯特斯:IMAX探险队队员,担任过电影主角。
罗伯特·肖尔:IMAX探险队队员。
托德·伯尔利森:阿尔卑斯国际攀登探险队领队,为灾难提供了无私的援助。
“马卡鲁”:台湾人,原名高明候,一个活跃的自由摄影师,在登临喜马拉雅山的马卡鲁峰后,改名“马卡鲁”。1995年春天登上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遭遇暴风雪而迷路,被救下山后向过路者高喊“胜利了,胜利了”。此次攀登时手脚严重冻伤,拍照时面露自豪之色,被直升飞机运回加德满里。
陈玉男:36岁的台湾登山者,炼钢工人,冲顶时从“霍泽之脸”跌落,救起后送回2号营地死亡。
伊恩·伍德尔:南非队领队,信誉较差。5月25日登顶。
布鲁斯·赫罗德:37岁,和蔼可亲的南非队副领队,虽然缺乏攀登经验,但曾以地球物理学家的身份在南极州的严寒条件下工作了18个月。从1988年开始,他开始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希望到达珠峰之巅对其事业带来必要的激励。5月25日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登顶返回时不幸遇难。
戈兰·克罗普:29岁的独行者,瑞典人,从斯德哥尔摩骑自行车到达尼泊尔,决心从瑞典的海平面到珠峰作一次不借助夏尔巴人和氧气瓶而只靠个人力量的往返旅程,5月7日攀登到离峰顶只有60分钟的路程(垂直距离350英尺),因天气恶劣返回,5月23日成功登顶。此前进行过6次喜马拉雅山攀登,并独自登过罗德峰、乔欧亚峰和乔戈里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5 9:01:23编辑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主要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