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子 发表于 2005-9-21 09:05:52

羽毛球爱好者的训练误区

羽毛球爱好者的训练误区------转帖
    一、个人自身条件与追求羽毛球专业技术能力的判断误区
许多羽毛球爱好者不考虑涉入羽毛球运动初始阶段的个人运动机能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羽球技术训练中,用业余的身体,体验专业羽球的技术。我曾看到一位40余岁的初学者卖力地练步伐和上肢力量,一个月后再看见他时,一个人原地挥臂训练扣杀,有好心人提醒他练扣杀应该结合步伐练,他说:“我患了膝关节老损伤,不能移动和跳跃”。又过了一个月,见到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别人打球,别人说他又患了肩周炎。此时,他仍不知道,大部分40岁人的零件已进入耗材期。
每个爱好者都应该以智者和学者的心态了解羽毛球的运动技能要求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应结合自己的能力,恰当的应该努力的运动技能目标。一些爱好者羡慕别的人球技能力,并努力训练,以求超越,但他忘记考察别人的运动条件与自己的差距,过度的训练和超能力的体验,导致弓断箭落。
    二、训练方法的误区
大家可以在爱好者中观察:越是球技高超、好胜心强的人,在大型比赛中最容易受伤。他们始终追求专业球员的技术(虽然知道,永远赶不上)。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专业球员一周7天、每天8小时不断地训练,而我们有多少时间呢?我们的关节、韧带、肌肉等运动零件饱受一天的工作后,仍然要超负荷地运动着。专业运动员涉入羽球的年龄是儿童时代,而大多数爱好者最小也得二十岁以后,羽毛球运动所用的各个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的性能相距较大,即使是早期从事另项运动爱好者的运动机能也有所不同,训练的方法和目标肯定不能一样。
    大家还可以观察:大多数爱好者,想提高需要力量的技术动作时如反手后场球和扣球时,大都是先力尽全力的拼打无果后,才考虑是否动作或力量不够造成的。此时,对力量的提高经常采取:打中练,练中打的策略,多打、多打、多多打,力争在咬牙切齿中提高。此时,伤病在等着他。
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许多爱好者采取了先专门练习上肢、腰部、腕部等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后,再正确落实和实践各技术要领,先造渠后引水。
    三、错误的热身动作和走形式的热身运动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许多爱好者运动之前的热身动作是十分错误的。大都采取了其他运动前的踢踢腿、弯弯腰、挥挥臂而已。另外一些人到达场地后,憋了一周的冲动,直接迫不及待地挥拍打球。羽毛球运动是一个发动和利用全身各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运动,上网和后撤步伐的迅速和幅度要求,大于许多运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是否预热关系重大,哪个部位预热活动不到位,哪个部位就可能受伤(不信的话,大家可自我检查)。例如:有的业余选手抱怨手腕的关节和肌肉痛,你观察他的手腕肯定没有预热或预热动作不对。正确的手腕的预热动作重点要将(右手持拍)右手臂向前水平伸直,手心冲外,用左手用力往回搬动右手五指,达到拉伸手腕关节和韧带的效果(向内的手腕预热可免,因为日常生活中手腕向内活动占总活动的99%)。另外,腰部、腿部各个关节、脚踝、跟腱、肩、肘关节的预热动作要与打球的动作相符,只是动作要缓慢,幅度由小到大,韧带、关节和肌肉达到微热时,预热活动可完成。
    四、训练之后放松运动的空白
大多数爱好者不知道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有何益处,打完球穿起衣服就走,最多休息几分钟再走,忽视了运动后的放松运动对恢复肌体及各部位关节、韧带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的区别。近几年,这个理念也由专业人员带入业余队伍,但基本上无人执行。
   五、建议
   1、充分发挥俱乐部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给予会员在伤病防治上规范的指导和优良习惯的推广。同时,俱乐部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尽可能的给每个会员提供详细的训练菜单,避免伤病的发生。
   2、俱乐部在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应加入伤病防治内容。比如:关节、韧带损伤前兆症状的知识,网球肘、肩周炎的前兆症状和防治知识。
   3、每个爱好者根据自身运动机能的综合情况,从新定位训练指标和时间表。测试的方法:每次充分运动后(筋疲力尽),测试多少时间才能恢复。
   A级:4小时        B级:8小时       C级:12小时
   D级:24小时       E级:48小时      F级:72小时
   A、B两级的人在做好正确力量等基础机能训练后,可学习掌握任何专业羽球技术。
   B、D两级的人应在教练的指导和控制运动量的情况下,有选择做好力量等基础机能训练后,可学习与之相符地专业掌握羽球技术。
   E、F两级的人已不适应大运动量的力量等基础机能训练,可在羽球的球性上、手法上学习与之相符地专业掌握羽球技术。步伐和扣杀、反手后场等力量型技术的掌握上应在专业教练或运动保健医生(可利用俱乐部内的医生资源)的建议下慎重、逐步进行学习。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请大家审慎采纳。

云游子 发表于 2005-9-21 09:06:30

业余羽毛球选手的预热方法和思路
    专业运动员的预热活动与业余球员的预热应有不同。因为专业运动员的年龄、身体条及和每天的活动的内容与我们每个人不同,说白了就是运动前的启始状态不同。同时,我们每个业余队员运动前的启始状态也不同。例如:有些人一天的工作就在电脑前,有些人在户外奔波,有些人在去俱乐部活动的工具是自行车,有些是自驾车和挤公共汽车。总之,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在保证热身动作的正确性的同时,也要照顾个人的身体特点。
预热活动应首先考虑身体的需求,这包括心肺、韧带、关节、肌肉对羽毛球活动的需求。预热次序的要求与身体的需求一致,正确的预热次序应该是:首先通过慢跑激活心脏,并通过血液预热各个关节、韧带、肌肉等部位;同时,用手搓揉各个关节、颈部和肌肉;对动态预热活动前期所需求的韧带进行简单的拉伸(强度由小到大)活动;进行动态预热活动;(就是要让肌肉的运动方式和打球动作中的运动方式一致起来。就是模仿一些打球过程中要做的动作,包括扣球、高远球(平高球)等上肢与腰、腿、向前(后)跨步、侧身、高抬腿走、跳跃等等动作。动作应由轻到重,由慢到急,这些动作即可以热身又可复习动作要领,一举两得。
    冬季预热一定要慢跑微热后,对各部位关节加强搓揉。我注意到东少先生介绍的“肌肉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就被拉长的话,反倒会影响你击球的动作和威力”的观点(经过科研的论点是正确和权威的),但那是针对良好韧带、关节和肌肉肌体的专业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为目的,而业余选手的韧带、关节十分僵硬,运动前不有效的预热活动,受伤的可能性很大。东少先生介绍的运动预热方法业余选手可有选择的利用(低龄选手)。
另外,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1、各部位预热拉伸幅度要足够的大,有些人由于幅度过小,在已经活动一段时间后仍然受伤。
2、颈部预热一定要到位,由于大部分业余队员从事的工作中颈椎活动太少,颈部预热不到位容易受大伤。
3、要注意避免做超能力范围的动作,防止受伤。
4、有老伤的队员应在每次运动前充分地对老伤部位进行按摩,直至发热。
5、身体状况较差的队员不要运动到十分疲劳时,还不歇手。此时各部位的肌肉组织也疲劳,不能很好保护韧带和关节,容易受伤。

风潇潇 发表于 2005-9-21 19:56:26

好东西!

羊肉泡馍 发表于 2005-9-26 21:13:21

以下是引用风潇潇在2005-9-21 11:56:26的发言:
好东西!
是指人还是指文章?

风潇潇 发表于 2005-9-27 00:07:47

当然是指文章。(想偷懒少打点字都不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羽毛球爱好者的训练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