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穿行者

标题: 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北狼    时间: 2003-9-4 17:23:21     标题: 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悲壮的珠峰之旅留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刘崇学
(宝鸡文理学院 图书馆,陕西  宝鸡 721007)
读美国记者乔恩·科莱考尔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现代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阅读过程,它让你心潮起伏,寝食难安。
这是一次精彩绝伦的雪峰之旅,也是一次悲壮凄怆的灾难记实。书中充满了勇毅顽强的阳刚之气,也充溢着生离死别的无奈和痛惜。从中,我们读出了登山者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痴情和眷恋,也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浇铸自己理想之塔的执着和无畏。那一幕幕险象环生的攀登,那一次次步履维艰的历险,那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殒损,无不引起读者的扼腕叹息和深深的思考。
神奇的珠穆朗玛峰呵,正像那首传遍大江南北、让人荡气回肠、使人顿生无限神往之心的《青藏高原》里所唱的:“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你以你那无与伦比的高大巍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男儿豪杰和巾帼英雄为你折腰。正如美国《登山》杂志编辑迈克尔·肯尼迪所说:“一个登山者只有真正登上这座山峰才可走进著名登山者所在的更高的天地”。自1921年英国人首次造访珠峰到1996年的5月间,已有144位登山者长眠在你的怀抱,他们为你而死,无怨无悔。套用一句流行歌曲里的词:“问世间峰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登山者对你的一腔痴情,就像热恋者对情人的以性命许之。《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记叙的就是1996年5月间发生在珠峰之巅的一次旷世灾难,在这次灾难中,先后有12条生命逝去。作者乔恩·科莱考尔是美国一位出色的登山者和记者,他是带着一家杂志社的报导任务而参与了此次登山活动的全过程。他所参与的登山队是世界最优秀的高山向导罗布·霍尔组织的。纤瘦的35岁的新西兰人霍尔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很强的人格魅力,在1990年至1995年间4次登临珠峰顶。与霍尔队伍同时攀登的还有由40岁的美国人斯科特·费希尔率领的登山队。费希尔有着传奇般的力量和精神,并于1994年在不借助氧气的状态下登上了峰顶。但是霍尔和费希尔都没有逃脱发生在1996年5月的那场捉弄人的暴风雪。《走进空气稀薄地带》是一首低回哀痛的葬歌,是一篇为珠峰的牺牲者而作的不朽的诔文,是一束献给后来登山者引其深思的带刺的玫瑰。
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好似在看一幅幅线条粗犷、震撼人心的群雕,这群雕以晶莹洁白的珠穆朗玛峰作背景,每位登山者沉稳如岩,遒劲如松,身影撞击峭壁,心灵与珠峰融为一体。雪崖蛰伏着隐隐云雷,静穆背后是雪海茫茫,冰峰森森。日复一日的攀登填不实峰壑峡谷的嶙峋嵯峨,虔诚和痴情迎来的却是肆虐的飓风和无情的牺牲。每位登山者身上所透露出的勇气和力量,直逼人的眉宇之间。罗布·霍尔和斯科特·费希尔无疑是两位最具魅力的登山者,霍尔曾经完成了“七个月征服七大峰”的宏伟计划,在6年间成功地将39名登山者送达珠峰之巅。费希尔则正在实施他的征服世界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计划。46岁的道格·汉森,是一位为了实现攀登珠峰的梦想而同时打两份工的邮政工人;贝克·韦瑟斯,49岁的达拉斯病理学家,一位坚强自信,干劲十足的登山者;47岁的日本妇女南比,虽然沉默寡言,却已攀登过世界7座高峰中的6座,是96年以前世界上登上峰顶的年龄最大的女性。至于本书的作者乔恩·科莱考尔,在20岁出头的时候,登山成为他生活的中心,没有其他任何事情能与之相提并论,他自己说:“那时候我活着就是为了登山”,“攀登操纵着我的灵魂”,在他妻子看来,攀登是他“人格中某种像眼睛颜色一样无法改变的本质体现”。对于这群登山者而言,“珠穆朗玛峰的吸引力强于地球上的任何力量”。然而不幸的是,在登上峰顶的5位队友中,4人消逝在突然而至的风暴中。等下到大本营时,4支登山队共有9人死亡,另有3人在5月底相继去世。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让我们领略了珠穆朗玛峰的万千气象,尤其领略了攀登过程中的万般艰险。登山者由于高海拔的缺氧、低压、高寒、滑坠等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高山大脑出血和高山肺水肿而导致死亡。38岁的攀登老手托切就在中途中发作高山大脑出血而死。霍尔和汉森在顶上被冻死,费希尔由于疾病和疲劳也死了,安迪连尸体也没找到,已经下到接近营地的日本人南北耐不过寒冷的折磨,被冻死在南山口。他们在攀登之初都是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的人,但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却是那样的脆弱。
然而,也有例外。贝克·韦瑟斯,这位来自德克萨斯49岁的美国人,其生命力的顽强,实在让人惊讶,他的死里逃生简直是珠峰攀登史上的奇迹。下到南山口后,队友们连他的颈动脉都摸不着了,以经验断定他和南比都没有指望生还,便放弃了救助。他在冰天雪地里昏迷了一天一夜后竟灵醒过来,蹒跚着返回了4号营地。而夜晚的狂风又将他的帐篷和睡袋刮掉了,他无力动弹,呼救声被狂风刮得无影无踪,致使他在露天的雪地里又冻了一夜。贝克最后的结局是右臂自肘以下被截掉了,鼻子也切掉了,满脸的伤痕,但他的心态是平和的,对每个人都心存善意,没有指责队友放弃救助他。在8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在风雪肆虐和极端疲惫的情况下,救助别人固然可贵,但自救是救人的前提,否则两条生命都会同归于尽。霍尔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如果放弃汉森,则绝对生还。一位攀登过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的登山者说:“8000米救援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效救援,一个前提是被救者必须能走,能动。”
珠峰的魅力竟是那样的不可抗拒,她对于攀登者而言,犹如磁力对铁的吸引,以致于5月10日发生的惨剧丝毫也没有动摇其他队的攀登决心。大卫·布里歇尔斯的IMAX探险队在经历了5月10日的灾难救助后进行短暂的休息,于5月23日上午11点成功到达峰顶,那一天共有16名队员登顶,其中的埃德·韦斯特斯没有使用氧气,还有从斯德戈尔摩骑自行车到尼泊尔的瑞典人戈兰·克罗普(他曾于5月7日攀到南峰顶,由于天气恶劣而返回,霍尔对他返回的勇气大加赞赏),而亲历了5月10日灾难的南非队的剩余队员也继续攀登,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布鲁斯·赫罗德虽然于下午5点1刻到顶,但在下山的过程中不幸遇难。
霍尔,这位出类拔萃的登山者和组织者,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严守自己的商业道德,始终救助和关心着他的队友,表现出光彩夺目的人格魅力。在生还无望的境况中,他与妻子和队友的对话是那样的镇定和从容,没有悲悲戚戚,没有怨天尤人,表现了他无畏的英雄本色,让人感到一种“猛虎落难,余威犹存”的气概。
我们该如何评价斯拉夫人布克瑞夫呢?作为向导,他显然是不合格的。由于他的失职,使费希尔付出的体力太多。文化的差异使他对向导职责的认识模糊,他不愿同情弱者,崇尚坚强、自傲和辛苦劳作的攀登文化。但作为登山者,他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山攀登者之一,他有20年的攀登珠峰经验,两次不带氧气登顶。他在大本营休息两天后独自攀登霍泽峰,于9月份又攀上了乔欧亚峰和潘玛峰,这些都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
本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登顶只是成功的一部分,只有安全归来才是彻底的成功。霍尔面对离峰顶只有60分钟路程而毅然返回的瑞典人戈兰·克罗普感叹说:“这表示戈兰具有非凡的判断力。这真令我难忘,实际上比他继续攀登并最终到顶更令人难忘。”布里歇尔斯在5月23日的登顶返回时,也曾提醒南非队员:“记住,到达山顶是件容易的事;活着回来才是最难的”。可惜的是置身珠峰的人往往将这一概念抛在了脑后。正像我们平常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其实对于登山运动也完全可以作如是观。然而现实是,无论是登山者还是其他人,对于登山往往采取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尺度,太看重结果,将登顶的意义无限夸大,这就导致了登山者不顾客观条件,不惜以生命作代价的举动。书中的遇难者道格·汉森就曾说:“我已为这座山付出太多,我欲罢不能了,我要为他付出我的所有。”这简直是一句谶语,他果然为登顶付出了生命。
启示之二:生命诚然是最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一切的辉煌都将黯然失色。作者登顶并安全返回,按说他应该是引以为豪的,但书中丝毫没有流露出这种思想。相反,全书从始至终都充满着无限的悲哀、伤痛和惋惜。返回大本营后,作者“嚎啕大哭起来”,为自己的幸免于难和其他队友的魂断珠峰而哭。即使在事件结束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攀登留下来的影象以及它所造成的恶果仍然渗透在我的生活中,甚至在睡梦中也没有暂停过。”就连在冲顶途中返回营地的洛·卡西希克也说:“珠穆朗玛峰是我一生中最惨痛的经历”。九条生命的牺牲,将人们所有的喜悦和自豪全都抹煞了。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将生命看作是高于一切之上的存在,登山本来就是一种爱好,一种休闲,一种追求,一种体验,切莫将登顶凌驾于生命之上。
启示之三: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曾曙生将其四十年登山经验总结为“七分靠天,三分靠人”,这绝不是谦虚,而是历尽四十年登山沧桑后的金玉之言。登山者具备足够的自信是必要的,但切莫把自信变为自大和自傲。在自信的同时,存一份敬天畏地之心,存一份顺应自然的念头,这才是登山者应备的正常心态。《在那座山上》的作者埃里克·希普顿说:“我们也许有些太自负于精湛技艺作出来的冰斧和登山靴以及由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所创造的奇迹。但我们忘记了,大山仍然掌握着王牌,她只在认为合适的时候赐予你成功。”历史上最著名的登山者梅斯纳尔在登顶了地球上的全部十四座八千米以上的雪峰后,认为唯一值得骄傲的是事情是:“我还活着”。
阅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件费力的事情,首先是人物繁多,人名难记,作者提到的人物在50个左右。另外,作者以他西方记者特有的认真和严谨,对此次灾难的过程作了全景式的描述,还详细交待了与珠峰有关的攀登历史和人物,这就使这本书的信息密度大、线索多,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要你耐着性子沉潜进去,读两遍乃至三遍,先从主要人物和主要章节入手,慢慢地,你就会被它吸引住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5 9:00:08编辑过]


作者: 黎海兵    时间: 2011-10-28 08:29:59     标题: 感动

这篇文章为我们深刻的诠释了登山的魅力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11-11-7 23:03:51

这本书,是我床头读物之一。




欢迎光临 丛林穿行者 (http://bushwalk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