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十一郎 冰镐分为长冰镐和短冰镐,短冰镐又有直柄的修路冰镐和弯柄的攀冰冰镐之分。
 长冰镐可用于大部分攀登路线,如冰裂缝区域、不太陡峭的山坡,是雪山攀登最基本的辅助工具。利用长冰镐,在行进中不仅可以改善平衡,而且能够提供安全保护,比如滑坠制动。在雪况允许的情况下,长冰镐还可以当作雪锥来使用,在行进中建立临时锚点、在宿营时固定帐篷。长冰镐一般多用铲头的款式,在传统技术中,铲头可以在硬雪地面上刨出落脚的“台阶”。长冰镐很少用于挥动打镐。其鹤嘴部分,分为B型和T型两种。
 修路短冰镐,非常轻,多使用于雪山攀登中陡峭线路的修路。修路冰镐既具备长冰镐的大部分功能,同时可以挥动打镐。修路冰镐一般是锤头的,以便于在修路时敲打岩锥或冰锥。
 攀冰短冰镐,主要用于非常陡峭线路的垂直攀登,包括高山路线和低海拔的技术攀冰,特别适合于陡峭的冰面或硬雪路面。一般都是成对使用。攀冰冰镐比修路冰镐重很多,其设计也越来越关注技巧攀冰的需求,在高山攀登中使用得越来越少。目前大部分攀冰冰镐,不能当作雪锥使用。
 
 ![]() 长冰镐
 
 ![]() 修路短冰镐
 
 ![]() 攀冰短冰镐
 注意:腕带是定制好的,可迅速摘卸;手柄末端的结构使其无法作为雪锥使用。
 
 ![]() B型鹤嘴
 
 ![]() T型鹤嘴
 长冰镐与身体的连接方式,基本上有两种。A、腕带式;B、牛尾式。
 腕带式连接在手腕上,有利于挥动。但有很大的缺点。由于攀登时经常要左右来回交换,在摘换手时常常要脱手套,因此容易冻手,也容易造成手套或冰镐脱落。
 牛尾式连接在安全带的前方正中,有利于交换手,而且不会脱落,也不存在冻手的问题。牛尾式连接的缺点是冰镐摆动幅度受限制、不易挥动。
 这两种方式的具体采用,要看使用者的水平和攀登路线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能力强、需要多处理问题的攀登者,多采用腕带式;能力一般的、跟攀的人,最好采用牛尾式。
 
 ![]() 行进中基本动作
 
 ![]() 临时锚点
 
 ![]() 滑坠制动
 
 ![]() 攀冰的双镐固定、下肢拉起动作。
 这个技术动作已被效率更高的动作所取代。
 
 ![]() 行走长冰镐或修路短冰镐的镐端连接:扁带自制
 
 ![]() 
 
 ![]() 腕带式
 
 ![]() 腕带式与牛尾式结合的打法
 
 ![]() 攀冰冰镐用于高山攀登(难度很大的个案)。
 
 ![]() 行走长冰镐与修路短冰镐合用。
 注意,这个图,更多的像一幅广告图片,而不像真实场景。因为:1、没穿冰抓;2、在高海拔裸露皮肤是很容易晒伤的。
 
 ![]() 几款攀冰冰镐。
 下面的两款没有腕带,适合于冰岩混合线路的运动攀登,要求使用者具有比较高的水平。
 
 ![]() 攀冰打镐
 备注:未署名图片来自网络公开资源,版权属于原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21:49: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