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穿行者

标题: 失缺的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08-8-26 21:23:17     标题: 失缺的记忆

失缺的记忆

这两天,是大学同学30周年的纪念聚会日。从早些日子起,联络的短信就开始频繁起来。知道我在山上而且不可能延续假期参加聚会,不满的声音就开始响了起来,到了最后,那“真不仗义,爬什么山,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的怒吼震得我耳聋。“等下次吧”我回道。“这次国外的同学都回来了,下一次不会有这么齐了!”我冷笑着将手机撂到一边,不留情地掐掉一次次响起的电话。
而在茫然中转身时,我用目光搜遍了四周。山野的气息还深深地留在衣服里,背包中,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回那失缺的记忆。
雪山,我心中割舍不去的感动与记忆。
(1)
夜里阵阵的急雨声把我吵醒。抬起胳膊,却怎么也搞不清手腕上手表指示的时间。摸索了一阵找到手机,打亮才看清是半夜。
这是在大本营的第二个夜晚,躺下的时候原本已经没有了高反的感觉,但此时醒来,又感到些头疼。屋里的气温虽然不高,但睡袋里仍旧热得让人受不了。呼出的气里带走了太多的水分,不时地觉得口渴。水壶就在手边,但却没有伸出手去。
雨一直在下,在一点半左右略微停顿了一阵,接着又没完没了地下了起来。就这样听着雨声闭着眼养神一直过了三点半,直到有人推开房门。一道贼亮的电筒光扫了进来。照了照另一头还睡着的裤爱自由和过山车,接着自己的眼就被那道暴亮给逼得睁不开来。用手遮了光,从黑影的摸样知道是郝四。
“今天不登顶了,接着睡吧”。郝四说。我含糊地代表全屋应了一声。郝四刚出门,我接着就伸手提过水壶,喝了杯热水。高原用大锅烧出的水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不好喝,不禁让人回味起用善存片炉头沏的工夫茶。
天亮了,听到外面有了动静,就懒散地起了床,趸到林子里,找个面对绿野蓝天的地方拉S。拉完了,胡乱就着橄榄菜喝了碗高原上熬的米粥,就拎了相机四下里晃着拍照。云雾很低,缭绕着大本营,从东边的高地上,可以将整个大本营和周围宛若仙境的山水林木全都纳入镜头。
从另一头转回营地,发现大家都已经整好了行装。“快收拾,准备拉练”!领导一边呵斥,一边又朝远处的康康吆喝起来。一天梳理八遍的两根小辫,随着喊声,在那顶和光远的背包有得一比的帽檐两侧晃荡起来。
今天由老杨带着我们拉练,走的是登顶的实际路线。从营地东南角穿过一片灌木,跨过那道从大石板中间飞泻而下的急流,就到了上山的起点。翻上两个不大的碎石土坡,过山车立在坡上,一副大诗人的摸样,把前天晚上看到半夜的诗集回想了半天,却没挤出一句,反倒被裤爱自由捏到了把柄。
到了坡上,领导就不打算再走了,由开心果善存片陪着领导,其余的人就继续向上。
最初上山的路是沿着大石版的边缘蜿蜒而上,大石板是哈巴北侧的一面大石坡,不论从宽度,还是从高度说,都达数百米。到垭口大约一百五十米的高程,大家慢慢地爬,似乎都在保存体力。走在前头的康康到了垭口,翻身就返回了,裤爱自由和过山车几个,横切到大石板上拍照,剩下的就和老杨在垭口上坐着看下面的风景。
老杨话不多,一副朴实的摸样,看到我在拍照,就执意要我带上他那卓别林式的小黑圆帽。我的那顶快干帽,自昨天拉练回来后就不见了,翻遍所有的东西一直到近乎高反都没有再见到。我郁闷,那是全新的帽子。我抹下头上裹着的头巾,知道戴上老杨的帽子那样子会很滑稽,但还是依从地戴了那帽子照了两张。在那时,我就对老杨有了好感与信任。郝四说登顶的时候每人会有一个协作,真希望登顶的时候自己的协作是老杨。
拉练回到营地,正是午饭时间。一锅米饭,一锅肉和土豆。在高原上吃饭是最痛苦的事之一:要么没有胃口,要么没有对胃口的饭菜。舀了一勺土豆香菇排骨汤,将肉都剔了,加上一点饭凑合着吃了,看着善存片们大碗吃饭大口吃肉,真是羡慕。但话说回来,自己一直认为高原上吃菜的比吃肉的会跑得快,那些壮硕的食肉的虎豹,哪个上得了高原?

床前一轮电灯光,夜半吟诗抗高反
(2)
饭后天气开始放晴,过山车和老袁原本打算今天下撤的。但是当中午拉行李的马匹到了以后,因为天气好转,他俩又决定留下。马匹不能空着返回,于是午饭后大家把不用的行李集中到四个大包里让马驮了下去。送走了行李,老袁回到屋里,时间不大,鼾声响起。外面的走廊上,大家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两天来时常在我们面前晃动的那条藏狗,和一个塑料杯较起劲来,于腾挪闪转之间,一次次地扑向杯子,象是要把它撕碎灭了一般。那个叫裤爱自由的,忽然就对那狗起了隐测之心,他撕开一袋开心果,一边分给大家,一边摸出一把抛了过去。那狗闻了闻,毫无兴趣地走开了。裤爱自由的自尊很受伤,他不相信就得不到那狗的亲睐。还有一包香肠,他毫不吝啬地开了,仍旧是一手分给大家,一手摸出一根就扔了过去。这下他成功了。那狗狗很惬意地吃了香肠,摇着尾巴,用四只眼睛看着他。他受了感动,从嘴里又吐出半根香肠,递了上去。一时间,善存片,康康们都受了影响,纷纷从嘴里省下或半截或一口的肠子,都喂了那狗,只有饿了两天的我,紧闭了嘴,急急将香肠全咽了下去,末了,还惋惜地眼巴巴看着裤爱自由把最后一根香肠也喂了那摇摆着尾巴的狗狗。
无所事的领导又吩咐她的左右“护发”梳头。她的左右得了令,于是一个梳理,一个扎皮筋。领导的目的当然不是在梳头,而是为了减轻她俩“护发”的高反。减轻高反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轻微地运动,比如全身心地投入梳头和扎皮筋。我注意到,每次领导梳理的头都是不一样的,上午的时候左边要偏多一些,这样在太阳升起的那一侧就显得更有生机,下午梳理到右边,在午后的微风中就显得更为飘曳;清晨的头发要向后梳理,让额头沐浴着金色的朝阳,傍晚则要搭在额前,体验最是一低头的温柔。
我看到走廊一侧善存片的茶炉还在那里放着,于是到伙房提了水,烧工夫茶喝。带的普洱茶到了高原就仿佛没了味道,还是苦涩的铁观音来得有味。茶一泡一泡地沏着,大家走马灯似地你来一盅我来一盅。那善存片和领导打趣了一阵,过来喝了一盅,背着领导又拿起一盅,□□□□□□□□□□□□(此处略去12字),转过身,用很诚挚的口气请领导喝茶。周围的人憋着笑,把鼓涨的象患了严重高反的脸转向一边,领导狐疑地看看大家,又看看善存片手里的杯子,犹豫着。善存片的脸上带了更加诚挚的表情,再次殷勤地献茶。领导接了茶,善存片笑咪咪地看着领导喝了,敲着边鼓说道,好茶吧?好喝吧!
连领导也有着了道的时候!有人憋不住,转身就走,刚一口气“哈”出来,又紧紧地捂了嘴。领导的表情忽地严肃了起来,她厉声喝道,“破帽子,怎么回事,说!”我一惊,那差点就憋不住的笑转眼就换成了惊恐,“那,那,”我结巴着,善存片的脸上依旧带着真诚的笑容,一下把话头接了过去,“那其实就是我把两盅的茶并成一盅了。”大家绷着脸,都不敢吱声。领导盯着善存片毫无破绽的脸,横横地说道,“晚上我倒看你招也不招!”
象是有了约定,大家悄悄地都往伙房里溜,那里老罗,老梁和郝四正在侃大山,见我们去了,张口就问帅哥呢?自打一上山,老罗就认定了过山车和裤爱自由是两个帅哥,不论见了谁都是先打听帅哥哪去了。大家坐下,那老罗就开始换了腔调,东南西北脸不变色地侃了起来,说的段子恐怕就连甲醛听了,也会拜师求艺,此处之所以不细细表来,是因为我嫌去伙房的那段路泥泞,独自到屋里偷着乐去了,老罗的名声其实是我后来道听途说的。
到了五点多钟,天气开始转晴,阳光下蔚蓝的天空开始显现在我们的眼前,大朵大朵的白云随风在空中翻舞着,造就出万千的变化。哈巴雪山的顶峰时不时清澈地显露出来。大家全都激动不已,两天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大家脸上挂着喜悦,手上拎着大大小小的相机,三三两两地分布在营地周围,往四下里胡乱拍起照片来。
今天原本是登顶的日子,就是说,原先预备的食品没有今晚的份。不过早上郝四说已经请人带菜上来了,晚上是有蔬菜的。所以当我拍完照片扎进厨房的时候,眼睛立刻就放起光来,土豆啊土豆,今晚终于和你说拜拜啦!大白菜啊大白菜,高原上的成名菜啊!“我来炒吧”我说着就抄过了炒勺。那老罗见了,说道,大叔,几天都不见你笑,今天终于笑了?紧接着,耳边仿佛飘过从领导发左或是发右侧传来的一个声音,连□□□你都不看一眼,眼里只有大白菜!
我一边摆弄着灶里的柴火,一边不时翻着那锅大白菜。高原上炒菜,只能靠贴着锅面的高温才能把菜“烤”熟,菜里放有腊肉,肉香和菜香慢慢地被翻炒出来,一屋的人都流着口水,不断地喊着香啊,香啊。
这一顿的晚饭,大家的饭量都大增,我也实实在在地吃了两天来的第一碗饭。
晚饭后,大家又开始第二次收拾,把登顶需要的东西装入突击包,其余的再集中装到剩下的四个大包里。一天两次分包装包,把人都快整出高反。收好包,我坐在地板上的床垫上发呆,被领导探进头来看到了,破帽子,怎么老象个囚犯的样子?咦,我说,我这是相当于坐在床上啊,怎么又不对了?裤爱自由还没放下相机,正在门边转着,于是听见“喀嚓”了一声。
领导趸到隔壁屋里,害怕遭到“过堂”的善存片已经钻进了睡袋,象木乃伊似地僵躺着,领导想将他拖拽出来,刚拽出半截“抹光居”的上身,善存片就开始求饶起来。于是门边又“喀嚓”地响了一声。

不见庐山真面目,但见护发累梳妆
(3)
羽绒睡袋里依旧热得让人透不过气。头顶上的灯到了天黑就亮,通宵不熄。明早三点就要起床冲顶,但在耀眼的灯光下睡意却丝毫没有。高原上的智商要打折,更何况是在吃饱了以后。掐着指头数了半天,才想明白这是在营地的第三个夜晚。我们是哪天上来的?今天是十九号,今天,昨天,是前天。
到哈巴村是大前天。从丽江到哈巴小面的要跑五个小时,九点多才到桥头吃晚饭。出发前曾经专门到网上查过郝四,并认真记住了他一脸的大胡子。但吃晚时郝四与我一桌,我却没有认出他来。直到领导介绍郝四,我才惊讶地发现他刮去了大胡子后原来相当年轻有味,用裤爱自由的话讲,就是很有杀伤力。
饭后短暂的歇息时,有人忽然想起这次活动没有安排文秘。逍遥公子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就让他写作业,接着就有人提议。领导看了看逍遥公子的摸样,冷笑道,算了把,他把牦牛说成蚝牛,太没有文化,怎么当文秘?那逍遥公子正鼓着嘴准备列举三百条理由拒绝,听了这话,忽然就自尊很受伤,以至于第二天后来要让马驮着那受伤的心上山,这是后话不提。
摸着黑过了虎跳峡。夜里过往虽然危险,但却不用花过路费。一路趴着向窗外望,谷深路险,时不时捏着把汗,司机是哈巴村的,轻车熟路,对周围的一切都早已经熟视无睹。到了哈巴已近半夜,领导集合大家,做了本次活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正式讲话。她对住宿和明早的起身做了安排,接着就替郝四致欢迎词,最后一句“我代表哈巴人民欢迎你们!”刚落音,一旁郝四家的宠物狗就狂吠起来。
大家大笑起来。领导是来过郝四家的,那狗怎么就不长记性?我照了照那狗,发现它的一只眼睛泛着白。“原来这狗眼睛不好,”我说。“笨到S,狗是不用眼睛认人的知道不?”领导愤愤地说。
难道它的鼻子也不好吗?这话我想说,但没敢说出来。
郝四家前临公路后靠哈巴,清晨推开窗户一望,半截哈巴罩在晨雾中,半截哈巴映在青绿里。已近收获的季节,远处的田野充满生机,近旁一片果林傍着一汪水塘。真是一方山清水秀的怡人之地。
郝四家待客的大厅是独立的,四下挂满户外的旗帜,丛林的队旗挂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和日隆三嫂家里丛林旗帜挂的位置一样,或许那是领导所喜欢或认为吉祥的一个位置吧。走在木制的地板上,吱吱的响声和脚底的弹性给人的感觉很好。
早饭是稀饭馒头加咸菜,乡村里买的榨菜一类的咸菜质量总是不好,但是馒头是用郝四自家种的麦子磨的,真正自家磨的面粉是带黄色的(在山西老家也是一样),不象市场上的雪白,但麦麸保存的较多,好吃。可惜馒头面没发好,碱面也没有放够,发酸粘牙。吃了饭,马队已经在门口聚集,装了包,九点准时出发。
从哈巴村到大本营上山的路很长,说是有十八公里。上到三千米左右,是一片大的草坡,向下望去整个哈巴都展现在下面。一方木料堆在路边,大家纷纷爬上去休息,善存片几个就围着领导,一个护发四下照了几张相,忽然就问领导最多带过几个男队员活动,领导说“带过□个”,大家听了都乐,那善存片就打趣说,“难怪腰怎么就坏了呢。”大家以为领导要横,但领导却只是笑了笑。
再往上走,整个山坡上左左右右都是马帮踩出的路,大家尽量跳最直接向上的路走。出发的时候,领导曾经说过,到大本营要尽量自己背着包走,如果骑马上去,基本就算残废了。但从出发起,领导就走得不是很利索。不知是不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从大草坡起,领导自己开始骑马了,并且一直坚持骑到了大本营,并最终以事实证明,只要有能力残废一说显然是并非完全正确的。
到接近第二个草坡的时候,康康独自一人偏到了右侧,经过多方呼喊终于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领导很担心,要求大家跟紧队伍,自己策马在前面开路,大家紧跟领导,虽不亦累乎,但终于在午后一点来钟到了预定的用餐地点。
到这时,爬高已经大约有一千米,雨菡、南方几个落后了大约有半小时,不过雨菡是自己背着包上来的,而大多数人从开始爬坡的时候就将包让马驮了。这里的雾气很大,天阴沉得越来越重,似乎要下雨了。从这里再向上,是浓密的原始森林,脚下的路虽然被马帮踩得泥泞不堪,但依旧富有弹性,人踩上去并不深陷。
植被很美,数上挂满大量的松萝,按照裤爱自由的说法,是很哈利波特。其实,哈利波特里的人造场景又如何能与这一片远古的存留比较呢?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长途爬高,半下午的光景,在穿过一条溪流后,终于见到了丛林中露出的屋角,和一缕从林中爬起的青烟。

轻歌笑唱云深处  驮铃声声走马帮
(4)
大约也算有了经验,一到大本营,身上还冒着热气,我就换了抓绒衣套了冲锋衣。坐着歇了一阵,高反就开始出现了:头疼。领导开始第一次给大家量血氧,测来测去,只要有读数的,都还不错,都在八十以上,比较差的是雨菡,只有七十几。
我高反的头疼只能算是轻微的,但是晚饭时却开始倒胃,在碗里盛了点饭,看了两眼,结果还是全倒了。每次上高原的适应高度都不一样,但反应却大致相同:启孜峰在三千七的拉萨几乎饿了一天半,四姑娘山在三千一的日隆饿了一晚,贡嘎在三千一的老榆林算是有胃口的,但那时吃着红景天或许有关系?
到了晚上,我身上感觉发冷,裹成厚厚的一团半躺在睡袋里,看看同屋的过山车和裤爱自由,一个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背诗,一个若无其事地听着音乐。而隔壁屋里,领导和她的一个护发叽叽喳喳地在聊天,一边雨菡头也疼得发晕,但那两人的叽喳声时高时低,每当她想听的时候,那声音就会突然从高转向低,她想睡的时候那叽喳声又突然提高。“你们一会叽叽喳喳一会悄悄秘秘说什么呀,我要睡觉。”她郁闷地说。“你懂得啥,”领导得意地笑了,“我们说□□的时候小声,大声的时候就不说□□。”领导可是没有想到,她俩喋喋不休地谈到半夜,一板之隔的过山车忍着头疼也被聒噪了半夜,结果到了白天拉练的时候,站在高坡上他想吟诗,却怎么也想不起昨天晚上背的那首唐诗来。
凌晨的时候,刚入睡不久的领导忽然被门外的动静惊醒了,一个硕大匍匐的身影在门口晃过来,又晃过去,不久廊道里传来塑料袋被撕开的声音,接着放在那里的锅又被翻动了,象是有东西在搜寻食物,过了一阵,她听见房门上有爪子抓挠的声音。“什么人?”领导喝道,那抓挠声忽地就停了,只见一道青光从门缝里一晃而过,惊出领导一身的冷汗。
领导看了看表,海拔四千一百,时间四点十分,她翻身把登山杖抓在了手中。
门缝外的黑影忽然立起了身,一道头灯的亮光从缝中漏了进来。领导嘘了一口气,她已经辨认出那是善存片。善存片显然是找到了什么尖锐的东西,又继续在门版上刻画起来。上到大本营以后,他加倍地服用了高原安,结果兴奋得半夜睡不着,加上旁边的老袁鼾声不断,影响了他兴奋的思维,于是半夜三更他就爬了起来,在廊道上看星星,抽烟,烧水沏茶,把能得瑟的节目都得瑟完了,于是开始在领导的门板上大书“到此一游”一类的感言。他当然是存心想把领导他们闹醒的,于是当领导一吆喝,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再与门板过不去了。
我早上起来一出门,就看到门口有三大板的空药片,好奇地拣起来一看,是高原安,天啊,三板是三十六粒,到营地才不到24小时,谁把高原安当维生素吃?不说你也知道了。
南方和逍遥一起来,就宣布要下撤,逍遥公子的血氧很正常,精气神也都很足,“吃不好怎么行?还能不下撤吗”他瞪着眼逢人就评理,接着又补充,“厨房怎么不收拾好点,吃不好怎么能行?”他还有补充的,“到厨房的路也不修好一点,吃不好怎么能行?”
领导听了冷笑,“哈巴大本营是最好的一个了,你到别的地方试一试!别说是你我,就是花了大钱的老外来,吃的也和你一样!”但逍遥公子可不理这一套,他搅着泡得半生不熟的方便面,还要说,“你说,这怎么吃,吃不好怎么能行?”
大伙的早饭是稀饭,稀饭虽然是用高压锅做的,但锅的限压阀已经没有了,塞了根筷子当限压阀用,那饭要想做得很熟就有点问题,但我是带了橄榄菜的,虽然对那锅“稀糊饭”没有什么胃口,但还是吃了一点。善存片他们几个人高马大的,盛了一碗又一碗,一副不吃白不吃的样子,看得我惭愧万分,自叹不如。
离营地不远有几个海子,早饭后按预案拉练,就是去看看那几个海子。夜里下了雨,天气不好,雾很大,空气里一种潮湿乎乎的感觉。海子的位置比大本营高,虽然坡不抖,但大概是高反的原因,感觉比昨天要累许多,大家走走停停。山坡上长着很多雪茶,于是歇下来的时候,领导就号召大家就拣雪茶。雪茶微苦,有降压功能,善存片捡得最认真也最多,但下山以后又全给扔了。领导端坐在石头上,两眼微闭,五心朝天,气守丹田,令护发梳头。护发说自己头疼,领导不依,于是护发只好摇晃着迈着太君步上前护理。两根小辫梳好,领导神气勃发,而护发已经高反得发晕。
中午时分,到了海子上边,雾大得看不出什么名堂,天又开始下雨,大家有些扫兴,没有人愿意再下去看看,于是大家就站在高处凭空想象了一下海子的辽阔与美丽,然后打道回府。
回到大本营,马帮已经抵达,午饭后,大家送逍遥公子和南方下山,逍遥公子很高兴地宣称,下山后决意将全哈巴的虫草网罗一空。

山高林深别有致,低头仰天皆风光
(5)
送走了逍遥公子和南方,大家的情绪似乎多少都受一点影响。一拨人坐在廊道上,看着眼前淅淅沥沥的雨,有一声没一声地聊着天,末了,一个个都溜到伙房去了。
伙房里,郝四、老梁、老罗几个向导正和队员们相互熟悉着。对这一次的队员,我大半是第一次认识,感到生疏。我是比较愿意和熟悉的队员一起活动的,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忘了是领导发左边还是右边的就说了,最讨厌见到老面孔了,真没劲,还是和新人一起出来比较有意思。我是当面被老罗称为“大叔”的,应该也算老面孔了。听了这话心想,有人厌烦老面孔,却在最后又凑进张老面孔,现在竟能如此脸不变色地表白,让人没法不佩服。
人群中只要有了老罗,就冷不了场,他开始一个个地打趣,起外号。善存片的外号叫“善不真”,为什么叫“不真”,我没有听清解释(后来有人考证“善不真”的“善”另有说法,但那已经越出了诙谐的范围,而成无聊了)。
我嫌伙房的烟雾太熏人,也很没兴趣于八卦和闲聊,于是回到廊道上,接着烧开水,并换了一泡新茶,准备好好地喝上几盅。
伙房里领导开始说到雨菡,开始第38次讲述她在二峰的故事,她如何在高反已近失忆的情况下依然惊人地清晰记得自己的钱包,导致领导差点做出错误的判断。众人都笑,但领导却认真地交代郝四和各位协助:登顶时务必照看好她这个护发。
三句认真的话一过,领导忽又变了脸,笑嘻嘻地对老罗说,要把她的这个护发送给老罗,问他的意思。虽明知是打趣,但老罗仍然表现得很高兴,但雨菡不高兴了,说领导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领导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对你呢,你是我们家的人嘛!
于是雨菡抽了空也跑到廊道上,两人就看着外面雨中如画的山水写真,一壶接一壶地喝着善存片的铁观音。
时间不大,领导发现队员人数不够,于是急忙派遣另一护发来寻找,那护发在廊道尽头刚露出头,就看见廊道中炉火上的壶水在噗噗地沸腾着,两人正望着飘落的雨花饮着茶,就差没有取出过山车的诗集吟诵高歌了。这护发大概是忽然感到没文化与有文化对峙时的虚弱,于是搭讪了两句又回了伙房。
等伙房里的聊天没有什么新话题的时候,大家开使挑选冰爪。也是没有经验的缘故,我只注意了诸如绑扎带是否结实,调节固定是否可靠,却忽略了重要的部分:冰爪是否锐利。后来回到大本营,我再一次地审视了自己和老袁的冰爪,爪尖已经磨损得和火柴头相似了,难怪一上雪线就一脚一滑。我不由想起启孜峰,那心有余悸划开我冲锋裤的一脚。
晚饭依旧没有新意,米饭和几乎相同的一锅烩菜,不外乎肉土豆和香菇。
饭后灌好保温壶,郝四开始宣布:大家做好准备,回去早点休息,明早三点钟起床!
回到屋里收拾好东西,早早地躺下。虽然很快就入睡了,但到了半夜就被雨声吵醒。雨一直不停地下,越下越大,那盏通宵不熄的灯,在忽明忽暗地闪烁了一阵以后,忽然就熄灭了。到一点半,雨略微停息了一阵,就又狂下起来。在大雨声中,我恍然象是进入了浅睡眠状态,但不久又醒了过来。我再次用手机照着看了看表,已经过了三点。今天不会登顶了吧,我想。

锅碗瓢盆一下岗,龙门道场就开张
(6)
我的猜想灵验了。由于整夜的大雨,登顶被推迟了二十四个小时。
在大本营的第三个夜晚,凌晨三点,漫天的星斗还挂在夜空上,整个山林还浸在银光里,郝四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起床,起床啦!紧接着,外面的鸡也叫了,领导屋里的闹钟也响了。我一边穿着衣服,一边看着门外的夜光,听着那急匆的脚步,忽然感觉有些象《高玉保》里半夜鸡叫的情景。
东西在头一天晚上已经打包好了,起来收了睡袋和床垫,就到伙房里集合早餐。大家都埋头吃饭,十来个人挤在伙房里,一种少有的安静中透出一丝的紧张。
四点过十分,队伍沿着昨天拉练的线路出发,旧历的二十,月亮高悬在空中,瓦蓝的天幕上,繁星点点。队伍里没有人出声,只有脚步踏在泥泞里发出不断的声响,间或,某个协作会发出一两声高喊与应答。开始上山了,一串头灯,在坡上抖开成一条长龙。我走在后队,很仔细地将人数点了两遍:一共是十四人。就是说,九个队员加五个向导,向导的数量比早先郝四的说法少了一半。
很快就开始上大石坡了,虽然夜里没有下雨,但整个石坡都还是湿的,不断地,这里或那里,还有细细的流水从上流淌下来,幸亏的是,石面上没有苔藓,全新的MONTAIL登山鞋也算还能稳稳地抓住地面。
大石板有三四百米高,第一段是最抖的,郝四边走边叮嘱,往上走,不要向下看!队伍并不是走在一条线上,而是分散成几路向上爬,几个向导有经验地走在队伍右侧斜坡的下方,我走在队伍的后面,不断根据前队行走的情况调整着路线,边走边向下望,时不时心里想,□□□,这么抖,但愿下来的时候别从这坡上下!昨天拉练的时候,在垭口我看到大石坡的左侧是一个草坡,我曾问老杨,从草坡上是否可以上去?他回答说可以。
大石坡很长,上了一截一看,上面还有一截,一截又一截,似乎没完没了。风开始凶猛了起来,呼呼地刮着,将低空的云赶得四下里乱窜。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吧,已经到了大石板的尽头,队伍在一块石头旁边停下来等待后队,东边已经开始发白,团状的云层在下面的山谷里梦幻般地移动着,如同人生,实在却又飘渺不定。
再往上,视线已经很清楚,路在曲折而风化了的山脊上延伸。上坡对我应该算是强项,我稍微加快了点速度,但每走十来步,会稍事停顿,让同行的雨菡能跟得上。前队渐渐地拉近了,善存片一“熊”当先、领导和裤爱自由跟着,而康康就在我们前一点的地方。善存片每两小时补充一袋进口能量,每半小时吃一片□□□(忘了是啥东西了),吃得他是头冒紫气,额前放光,虽个大如熊,然却走得如履平地,和他三天后在鸡足山的蔫摸样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后来在我写这篇作业的时候,阴差阳错地,我在另一个网站上看到庆贺善存片连登哈巴启孜的帖子,才知道“善同学”出道久矣,是带艺奔丛林投师的。
领导虽然血糖指数不逊于夏尔巴人,但是骑马上大本营可能多少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残废指数,或是根本就没把那“戴着头灯的大熊”放在眼里,她和裤爱自由不远不近地跟在善存片后面。雨菡在上大本营的时候落了后,越急越走不快,拉下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于是这回我就一路跟着她。她虽然走得有些辛苦,但很努力,每当她说累的时候,我就故意说,别装菜啦,在长坪沟背那么重的包三个小时还爬了七百多米到4600的卡子垭口,不比这累?
不知不觉间,天就完全亮了。越向上爬,地形越暴露,风越发得紧,原本以为到了雪线才需要的手套提前戴上了,大家个个用冲锋衣的风帽遮了头,头巾围了脸面,善存片还外加了一个很夸张的蛤蟆大雪镜。
八点半左右,还没什么感觉,队伍就已经到了雪线。我们的速度其实真不快,去掉最初的一段平路,大概是四个小时爬高了800米。
山路和雪线的交汇处是在一道沟边,雪坡沿沟上下大概有二百米,向上能望尽的一截大概百多米,越向上坡越陡,向下还有几十米的雪坡,随后是一个拐弯,再下就看不见了。而眼前的一段雪坡,由于日化和夜冻,已经成了软冰面。
我忽然地就有了一种害怕,如果从坡上滑下去,那可就不知道会滑向何方了。领导善存片康康已经换好冰爪在冰面上等待了。我匆忙地换好了冰爪,看看向导们,却依旧悠然地围坐在大石头上抽着烟。我再仔细地看了看雪坡,又看了看领导和向导。她们或沉默着,或继续抽着烟。对于大多数人,这是第一次上雪山,没有路绳的保护,难道连前锋收尾的安排都没有,连一点鼓励和心理暗示都没有?那一刻我犹豫了,收回了迈向冰面的脚步。
领导他们已经自行向雪坡上爬去,换好了冰爪的雨菡催促着我,我犹犹豫豫地踏上了冰面。
第一步迈出去就滑了一下,再迈一步,又是一滑。我将冰爪踢进冰里,人算是站稳了。向上望了望风中弥漫的雪坡和领导他们模糊的身影,再回望望在大石头上尚未起身的向导:然道我们真的成了有组织没纪律的散兵游勇?我想起藏校那些令人怀念的向导和协作,勇气忽然从我的身上消失怠尽。我怕,我不敢上了!我说。雨菡很吃惊地望着我,这一点都不可怕嘛!她说着,在冰面上向上走了几步。我可不想上了,我说着向后面喊了起来,有没有人要下撤的?如果没有人下撤,那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但后面的回答是:老袁要下撤!就在那一刻,我打定了下撤的主意。雨菡还想劝说我,但我知道,再往上,我已经帮不了他人,而自己的心态,连雨菡也远远不如。这次她是决不会下撤的,而我却没有她那种勇气,早在爬巴寨时,我就明白了这一点。就在这时,老罗跳下了岩石,跑向着领导他们追去,另一个向导小谢也来到了我们身边。他来得正是时侯。你带着她上吧,我不上了,我对小谢说道,接着转身就回撤到了山路上。

让我悔恨与自我鄙视一生的时刻,为什么不追上去!(过山车摄)
(7)
老袁在下面一点的路边坐着,三个向导也还在旁边的石头上坐着。我在石头上脱下冰爪,一边等着,一边望着那道雪坡。坡上的队伍拉得很长,前面领导三个已经到了抖坡部分,背影在风与刮起的细“雪雾”中显得朦朦胧胧,后面隔了一截是雨菡,裤爱自由后上但速度比雨菡快,木芙蓉刚上雪线,而过山车还在换鞋。
我们开始下撤,刚撤了没十分钟,老袁就落在了后面,喊着要我们等一下。我和向导停了下来,这里还能清楚地看见雪坡,我和向导长久地注视着雪坡。老袁跟了上来,三个人一声不吭地一起望着风和雪雾中的人影。看到最后一个上雪线的过山车,我忽地拍了一下脑门:我该把保温瓶留给过山车的!我说。过山车没有保温瓶,只有一个领导借他的太空杯,在风中几个小时没有热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很遗憾自己竟然没在下撤前想起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来。
我们下撤的速度很慢。上到雪线时,老袁的体力已经透支,在下山的过程中,我和向导只能走走停停,等待老袁。而那颗依旧在向上的心,也让我时不时无由地停下,一次次地回望那几个越来越模糊的影子,一直到看不见了雪坡,还依旧不由自主地再三停下来,似乎想望穿那阻隔在自己和雪坡之间的山梁。
原本该凿刻在心里的记忆,从八点四十那一刻起失缺了,失缺在哈巴的风雾中,失缺在哈巴的雪地里。
雪线以下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上山没能看到的景色,全都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陪我们下撤的向导姓王,我问他该如何称呼好,他说称兄弟吧。老王兄弟四十多岁,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上到大学,生活虽然平淡,但也算有了寄托。
在大石坡上等老袁的当口,老王忽然就不见了影子,我坐在避风的凹处,虽有惬意的阳光,却无法释怀心里的沉重。我的目光在四下无目的地漫游着,忽然,眼前一道晶莹的反光吸引了我,我定了定神,看到是一颗小小的水晶石。我将它拾了起来,工整的六面体,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不明白,哈巴为什么要将这颗水晶呈现予我?我呆呆地注视着眼前的水晶,直到老王又出现在眼前,手上拿着三棵雪莲。下面有很多水晶的,看到我手上的水晶,他说。是吗,我说着,将那颗水晶小心地收了起来。
老袁下来了,看到好风景,就拿出相机拍了一通风景,接着还要给自己拍,还要给我拍。就这样,三个人走走停停,绕过了最陡的那段大石坡,用了整三个小时回到了大本营。
大本营里,郝五已经带着马帮到了。看到我们下来,开始为冲顶队员做饭,我问他到了几匹马,他说八匹骑马,三匹驮马。我很奇怪,应该是九匹骑马怎么是八匹?我和老袁都同意早点下撤,于是郝五不停地给郝四打电话,郝四带着队伍已经登顶,正开始下撤,有一定的危险,不便和郝五多说,郝五只好等待郝四的电话。
出发前我将最后一包方便面放在伙房里,现在正好派上用场。水还没开,老袁已经起了鼾声。我出了伙房,似乎是一种不舍的心情,驱使我在四下里走了一圈。
午后一点半,郝五终于等来了郝四的电话,两人一顿叽喳后,我和老袁开始下撤,我和向导老王徒步,老袁骑马晚我们两分钟出发。这两分钟最后变成半个小时的差距,老袁一直奇怪怎么就没追上我,我也一直奇怪他骑马骑到哪里去了?
之所以想早下山,是我惦记着一路的景色,上山时天气不好没拍什么照片,现在下山正好补拍。果然,三天前朦胧的景色现在是一片斑斓夺目。我边走边拍走得很快,两点半不到就到了上山午餐的地方,三点半到了大草地的木料堆旁。还有四十五分钟就可以到了,老王说。望着下面的哈巴,再望望上面的林子,忽然就有了点懈怠。两人于是坐在木料堆上闲聊。等到了村边,老王说他回一下家,叫我等他。我有点纳闷,已经说好到时跟郝四结帐的,他还跟着到郝四家做什么呢?摸约十分中,他回来了,两人一起回到郝四家,时间正好是四点半。
我们一坐下,郝四家的那女孩就端上了茶,问我吃点什么,我指了指柜台里的大白菜,说来盘大白菜吧,再来瓶啤酒。
老王坐了一阵要走。一起喝口酒?我望着老王的酒糟鼻说。好啊,什么时候?马上,等菜好了,我答着说。他望了望锅里的大白菜,那算了吧。出了门,握过手,我依旧不明白老王来郝四家的原因。
吃过喝过,我问了郝四家的那女孩,说是隔壁郝四的大娘家里可以洗澡,于是翻包收拾了东西过去,刚出门,就看见老袁骑着马回来了。看到老袁从马夫手中接过包,随手塞过一张票子:你帮我背包了,这点钱意思意思。我忽然转过弯来,似乎明白了老王跟我到郝四家的原因。
两人见面,互相诧异,老袁打听一路追赶一路,不但没追上,回来看到我连酒也喝了大白菜也吃了;我叨叨一路回头一路,以为他出发晚了,结果他竟然说最多只比我晚两分钟出发可怎么现在才到?
等他也洗过澡,看到郝四家正忙着杀羊准备晚上的烤全羊,两个人就相跟了,慢慢沿公路上村子的中心,到村委会那一片去溜达。转过一圈,在供销社里买了一捆啤酒,托我们来时的司机捎到郝四家,我们又开始慢慢地往回走。
路边种着向日葵,在斜阳下显得挺立而妩媚。向前望去,那向日葵仿佛就帖在哈巴的山脚。哈巴的顶峰在阳光下时而飘渺,时而显现。我立在村口的桥边,不由得呆住了。三百分钟原本该是铭刻在心的记忆,就刚被我丢失在那片白色的雪地里,一种重坠感牵扯着我的心,我极力仰着头,望着那山,想吐却吐不出心中的那口闷气。

哈巴雪山下的向日葵,是山的仰望者的心灵么?
(8)
从哈巴回来,我就开始写这篇作业。写的速度是最快的,但却只能中午半小时,晚上一小时零敲碎打地写,从八月二十四号写到今天九月十一号,用了差不多二十天。期间,那失落的三百分钟无数遍地回现我眼前,逼我一次次地去面对,一次次地去反思。
出发前,雨菡曾说,她是最郁闷的了,几次上雪山都没有登顶。那时,我还很随意地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山还在那里,你每次都在进步,能够参与是最重要的;在雪线上,在我等着下撤的时候,我吃惊地看到木芙蓉带着与启孜峰相似的神态上了雪线,虽然步伐艰难,却头也没回地向上爬。下撤,只发生在他们力所能及之外。
在那个时候,我没能理解他们。但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理解了。
对山的情感有多深,未能走近它的痛苦也就有多深。山的呼唤会时时响在他们的心中,为了找回缺失的记忆,他们会义无返顾地再次走向大山,而且,一次比一次地坚强。
我是在力所能及之内下撤的。内心痛苦的深重,是加倍的。今天,哈巴雪山的那道雪坡反复地在我的头脑中出现,当我再次审视自己当时的心情时,我问自己,当时你究竟怕了什么?
我无法回答。如果在雪线边,领导象平常一样朝我喊一嗓子,破帽子,象囚犯似的发啥楞,还不快上来!我相信我会一无反顾地爬上去。面对大山时的脆弱,渴望的是集体的力量。
多少天了,哈巴一直在用它无声的注视鞭挞着我,内心对山的呼唤也一刻没有停止。我知道,那呼唤不会停止,直到我再次地走近它,去拾回我失缺的记忆。

就在那条路上,我丢失了那段本该是铭心刻骨的回忆(裤爱自由摄)
2008/08/25-08/09/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9 19:22:02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2 23:27:20

这茶里放了什么?蒙汗药?破帽子快说出答案,看来尼泊尔之行得防着善存片这小子了。
作者: 孤岛    时间: 2008-9-3 02:01:32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8-26 13:23:17的发言:
失缺的记忆
这两天,是大学同学30周年的纪念聚会日。从早些日子起,联络的短信就开始频繁起来。知道我在山上而且不可能延续假期参加聚会,不满的声音就开始响了起来,到了最后,那“真不仗义,爬什么山,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的怒吼震得我耳聋。“等下次吧”我回道。“这次国外的同学都回来了,下一次不会有这么齐了!”我冷笑着将手机撂到一边,响起的电话被我一次次毫不留情地掐断,
人在茫然中转身,搜遍四周。山野的气息还深深地留在衣服里,背包中,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回那失缺的记忆。
(1)
夜里阵阵的急雨声把我吵醒。抬起胳膊,却怎么也搞不清手腕上手表指示的时间。摸索了一阵找到手机,打亮才看清是半夜。
这是在大本营的第二个夜晚,躺下的时候原本已经没有了高反的感觉,但此时醒来,又感到些头疼。屋里的气温虽然不高,但睡袋里仍旧热得让人受不了。呼出的气里带走了太多的水分,不时地觉得口渴。水壶就在手边,但却没有伸出手去。
雨一直在下,在一点半左右略微停顿了一阵,接着又没完没了地下了起来。就这样听着雨声闭着眼养神一直过了三点半,直到有人推开房门。一道贼亮的电筒光扫了进来。照了照另一头还睡着的裤爱自由和过山车,接着自己的眼就被那道暴亮给逼得睁不开来。用手遮了光,从黑影的摸样知道是郝四。
“今天不登顶了,接着睡吧”。郝四说。我含糊地代表全屋应了一声。郝四刚出门,我接着就伸手提过水壶,喝了杯热水。高原用大锅烧出的水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不好喝,不禁让人回味起用善存片炉头沏的工夫茶。
天亮了,听到外面有了动静,就懒散地起了床,趸到林子里,找个面对绿野蓝天的地方拉S。拉完了,胡乱就着橄榄菜喝了碗高原上熬的米粥,就拎了相机四下里晃着拍照。云雾很低,缭绕着大本营,从东边的高地上,可以将整个大本营和周围宛若仙境的山水林木全都纳入镜头。
从另一头转回营地,发现大家都已经整好了行装。“快收拾,准备拉练”!领导一边呵斥,一边又朝远处的康康吆喝起来。一天梳理八遍的两根小辫,随着喊声,在那顶和光远的背包有得一比的帽檐两侧晃荡起来。
今天由老杨带着我们拉练,走的是登顶的实际路线。从营地东南角穿过一片灌木,跨过那道从大石板中间飞泻而下的急流,就到了上山的起点。翻上两个不大的碎石土坡,过山车立在坡上,一副大诗人的摸样,把前天晚上看到半夜的诗集回想了半天,却没挤出一句,反倒被裤爱自由捏到了把柄。
到了坡上,领导就不打算再走了,由开心果善存片陪着领导,其余的人就继续向上。
最初上山的路是沿着大石版的边缘蜿蜒而上,大石板是哈巴北侧的一面大石坡,不论从宽度,还是从高度说,都达数百米。到垭口大约一百五十米的高程,大家慢慢地爬,似乎都在保存体力。走在前头的康康到了垭口,翻身就返回了,裤爱自由和过山车几个,横切到大石板上拍照,剩下的就和老杨在垭口上坐着看下面的风景。
老杨话不多,一副朴实的摸样,看到我在拍照,就执意要我带上他那卓别林式的小黑圆帽。我的那顶快干帽,自昨天拉练回来后就不见了,翻遍所有的东西一直到近乎高反都没有再见到。我郁闷,那是全新的帽子。我抹下头上裹着的头巾,知道戴上老杨的帽子那样子会很滑稽,但还是依从地戴了那帽子照了两张。在那时,我就对老杨有了好感与信任。郝四说登顶的时候每人会有一个协作,真希望登顶的时候自己的协作是老杨。
拉练回到营地,正是午饭时间。一锅米饭,一锅肉和土豆。在高原上吃饭是最痛苦的事之一:要么没有胃口,要么没有对胃口的饭菜。舀了一勺土豆香菇排骨汤,将肉都剔了,加上一点饭凑合着吃了,看着善存片们大碗吃饭大口吃肉,真是羡慕。但话说回来,自己一直认为高原上吃菜的比吃肉的会跑得快,那些壮硕的食肉的虎豹,哪样上得了高原?

床前电灯光, 吟诗抗高反
(2)
饭后天气开始放晴,老袁回到屋里,时间不大,鼾声响起。外面的走廊上,大家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两天来时常在我们面前晃动的那条藏狗,和一个塑料杯较起劲来,与腾挪闪转之间,一次次地扑向杯子,象是要把它撕碎灭了一般。那个叫裤爱自由的,忽然就对那狗起了隐测之心,他撕开一袋开心果,一边分给大家,一边摸出一把抛了过去。那狗闻了闻,毫无兴趣地走开了。裤爱自由的自尊很受伤,他不相信就得不到那狗的亲睐。还有一包香肠,他毫不吝啬地开了,仍旧是一手分给大家,一手摸出一根就仍了过去。这下他成功了。那狗狗很惬意地吃了香肠,摇着尾巴,用四只眼睛看着他。他受了感动,从嘴里又吐出半根香肠,递了上去。一时间,善存片,康康们都受了影响,纷纷从嘴里省下或半截或一口的肠子,都喂了那狗狗,只有饿了两天的我,紧闭了嘴,急急将香肠全咽了下去,末了,还惋惜地眼巴巴看着裤爱自由把最后一根香肠也喂了那狗狗。
无所事的领导又吩咐她的左右“护发”梳头。她的左右得了令,一个梳理,于是一个梳理,一个扎皮筋。领导的目的当然不是在梳头,而是为了减轻她俩“护发”的高反。减轻高反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轻微地运动,比如全身心地投入梳头和扎皮筋。我注意到,每次领导梳理的头都是不一样的,上午的时候左边要偏多一些,这样在太阳升起的那一侧就显得更有生机,下午梳理到右边,在午后的微风中就显得更为飘曳;清晨的头发要向后梳理,让额头沐浴着金色的朝阳,傍晚则要搭在额前,体验最是一低头的温柔。
我看到走廊一侧善存片的茶炉还在那里放着,于是到伙房提了水,烧工夫茶喝。带的普洱茶到了高原就仿佛没了味道,还是苦涩的铁观音来得有味。茶一泡一泡地沏着,大家走马灯似地你来一盅我来一盅。那善存片和领导打趣了一阵,过来喝了一盅,接着又拿起一杯,□□□□□□□□□□□□(此处略去12字)转过身,用很诚挚的口气请领导喝茶。周围的人憋着笑,把鼓涨的象患了严重高反的脸转向一边,领导狐疑地看看大家,又看看善存片手里的杯子,犹豫着。善存片的脸上带了更加诚挚的表情,再次殷勤地献茶。领导接了茶,善存片笑咪咪地看着领导喝了,敲着边鼓说道,好茶,好茶吧?
终于有人憋不住,转身就走,刚一口气“哈”出来,又紧紧地捂了嘴。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5 17:47:27

BS大土人! 竟然不以身作则,自己骑马!从哈巴村到大本营好象没那么长吧?印象中走的挺轻松的,倒是海拔上升了不少,从2800到4000左右。
作者: 小号    时间: 2008-9-10 06:40:58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8-26 13:23:17的发言:
失缺的记忆

这两天,是大学同学30周年的纪念聚会日。从早些日子起,联络的短信就开始频繁起来。知道我在山上而且不可能延续假期参加聚会,不满的声音就开始响了起来,到了最后,那“真不仗义,爬什么山,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的怒吼震得我耳聋。“等下次吧”我回道。“这次国外的同学都回来了,下一次不会有这么齐了!”我冷笑着将手机撂到一边,不留情地掐掉一次次响起的电话。
而在茫然中转身时,我用目光搜遍了四周。山野的气息还深深地留在衣服里,背包中,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回那失缺的记忆。
雪山,我心中割舍不去的感动。
(1)
夜里阵阵的急雨声把我吵醒。抬起胳膊,却怎么也搞不清手腕上手表指示的时间。摸索了一阵找到手机,打亮才看清是半夜。
这是在大本营的第二个夜晚,躺下的时候原本已经没有了高反的感觉,但此时醒来,又感到些头疼。屋里的气温虽然不高,但睡袋里仍旧热得让人受不了。呼出的气里带走了太多的水分,不时地觉得口渴。水壶就在手边,但却没有伸出手去。
雨一直在下,在一点半左右略微停顿了一阵,接着又没完没了地下了起来。就这样听着雨声闭着眼养神一直过了三点半,直到有人推开房门。一道贼亮的电筒光扫了进来。照了照另一头还睡着的裤爱自由和过山车,接着自己的眼就被那道暴亮给逼得睁不开来。用手遮了光,从黑影的摸样知道是郝四。
“今天不登顶了,接着睡吧”。郝四说。我含糊地代表全屋应了一声。郝四刚出门,我接着就伸手提过水壶,喝了杯热水。高原用大锅烧出的水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不好喝,不禁让人回味起用善存片炉头沏的工夫茶。
天亮了,听到外面有了动静,就懒散地起了床,趸到林子里,找个面对绿野蓝天的地方拉S。拉完了,胡乱就着橄榄菜喝了碗高原上熬的米粥,就拎了相机四下里晃着拍照。云雾很低,缭绕着大本营,从东边的高地上,可以将整个大本营和周围宛若仙境的山水林木全都纳入镜头。
从另一头转回营地,发现大家都已经整好了行装。“快收拾,准备拉练”!领导一边呵斥,一边又朝远处的康康吆喝起来。一天梳理八遍的两根小辫,随着喊声,在那顶和光远的背包有得一比的帽檐两侧晃荡起来。
今天由老杨带着我们拉练,走的是登顶的实际路线。从营地东南角穿过一片灌木,跨过那道从大石板中间飞泻而下的急流,就到了上山的起点。翻上两个不大的碎石土坡,过山车立在坡上,一副大诗人的摸样,把前天晚上看到半夜的诗集回想了半天,却没挤出一句,反倒被裤爱自由捏到了把柄。
到了坡上,领导就不打算再走了,由开心果善存片陪着领导,其余的人就继续向上。
最初上山的路是沿着大石版的边缘蜿蜒而上,大石板是哈巴北侧的一面大石坡,不论从宽度,还是从高度说,都达数百米。到垭口大约一百五十米的高程,大家慢慢地爬,似乎都在保存体力。走在前头的康康到了垭口,翻身就返回了,裤爱自由和过山车几个,横切到大石板上拍照,剩下的就和老杨在垭口上坐着看下面的风景。
老杨话不多,一副朴实的摸样,看到我在拍照,就执意要我带上他那卓别林式的小黑圆帽。我的那顶快干帽,自昨天拉练回来后就不见了,翻遍所有的东西一直到近乎高反都没有再见到。我郁闷,那是全新的帽子。我抹下头上裹着的头巾,知道戴上老杨的帽子那样子会很滑稽,但还是依从地戴了那帽子照了两张。在那时,我就对老杨有了好感与信任。郝四说登顶的时候每人会有一个协作,真希望登顶的时候自己的协作是老杨。
拉练回到营地,正是午饭时间。一锅米饭,一锅肉和土豆。在高原上吃饭是最痛苦的事之一:要么没有胃口,要么没有对胃口的饭菜。舀了一勺土豆香菇排骨汤,将肉都剔了,加上一点饭凑合着吃了,看着善存片们大碗吃饭大口吃肉,真是羡慕。但话说回来,自己一直认为高原上吃菜的比吃肉的会跑得快,那些壮硕的食肉的虎豹,哪样上得了高原?

床前一轮电灯光,夜半吟诗抗高反
(2)
饭后天气开始放晴,过山车和老袁原本打算今天下撤的。但是当中午拉行李的马匹到了以后,因为天气好转,他俩又决定留下。马匹不能空着返回,于是午饭后大家把不用的行李集中到四个大包里让马驮了下去。送走了行李,老袁回到屋里,时间不大,鼾声响起。外面的走廊上,大家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两天来时常在我们面前晃动的那条藏狗,和一个塑料杯较起劲来,与腾挪闪转之间,一次次地扑向杯子,象是要把它撕碎灭了一般。那个叫裤爱自由的,忽然就对那狗起了隐测之心,他撕开一袋开心果,一边分给大家,一边摸出一把抛了过去。那狗闻了闻,毫无兴趣地走开了。裤爱自由的自尊很受伤,他不相信就得不到那狗的亲睐。还有一包香肠,他毫不吝啬地开了,仍旧是一手分给大家,一手摸出一根就仍了过去。这下他成功了。那狗狗很惬意地吃了香肠,摇着尾巴,用四只眼睛看着他。他受了感动,从嘴里又吐出半根香肠,递了上去。一时间,善存片,康康们都受了影响,纷纷从嘴里省下或半截或一口的肠子,都喂了那狗狗,只有饿了两天的我,紧闭了嘴,急急将香肠全咽了下去,末了,还惋惜地眼巴巴看着裤爱自由把最后一根香肠也喂了那狗狗。
无所事的领导又吩咐她的左右“护发”梳头。她的左右得了令,一个梳理,于是一个梳理,一个扎皮筋。领导的目的当然不是在梳头,而是为了减轻她俩“护发”的高反。减轻高反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轻微地运动,比如全身心地投入梳头和扎皮筋。我注意到,每次领导梳理的头都是不一样的,上午的时候左边要偏多一些,这样在太阳升起的那一侧就显得更有生机,下午梳理到右边,在午后的微风中就显得更为飘曳;清晨的头发要向后梳理,让额头沐浴着金色的朝阳,傍晚则要搭在额前,体验最是一低头的温柔。
我看到走廊一侧善存片的茶炉还在那里放着,于是到伙房提了水,烧工夫茶喝。带的普洱茶
到了高原就仿佛没了味道,还是苦涩的铁观音来得有味。茶一泡一泡地沏着,大家走马灯似地你来一盅我来一盅。那善存片和领导打趣了一阵,过来喝了一盅,背着领导又拿起一忠,□□□□□□□□□□□□(此处略去12字),转过身,用很诚挚的口气请领导喝茶。周围的人憋着笑,把鼓涨的象患了严重高反的脸转向一边,领导狐疑地看看大家,又看看善存片手里的杯子,犹豫着。善存片的脸上带了更加诚挚的表情,再次殷勤地献茶。领导接了茶,善存片笑咪咪地看着领导喝了,敲着边鼓说道,好茶,好茶吧?
连领导也有着了道的时候!有人憋不住,转身就走,刚一口气“哈”出来,又紧紧地捂了嘴。领导的表情忽地严肃了起来,她厉声喝道,“破帽子,怎么回事,说!”我一惊,那差点就憋不住的笑转眼就换成了惊恐,“那,那,”我结巴着,善存片的脸上依旧带着真诚的笑容,一下把话头接了过去,“那其实就是我把两盅的茶并成一盅了。”大家绷着脸,都不敢吱声。领导盯着善存片毫无破绽的脸,横横地说道,“晚上我倒看你招也不招!”
象是有了约定,大家悄悄地都往伙房里溜,那里老罗,老梁和郝四正在侃大山,见我们去了,那老罗就开始换了腔调,东南西北脸不变色地侃了起来,那说段子恐怕就连甲醛听了,也得叩拜求师,此处之所以不细细表来,是因为我嫌去伙房的那段路泥泞,独自到屋里偷着乐去了,老罗的名声其实是我后来道听途说的。
到了五点多钟,天气开始转晴,阳光下蔚蓝的天空开始显现在我们的眼前,大朵大朵的白云随风在空中翻舞着,造就出万千的变化。哈巴雪山的顶峰时不时清澈地显露出来。大家全都激动不已,两天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大家脸上挂着喜悦,手上拎着大大小小的相机,三三两两地分布在营地周围,往四下里胡乱拍起照片来。
今天原本是登顶的日子,就是说,原先预备的食品没有今晚的份。不过早上郝四说已经请人带菜上来了,晚上是有蔬菜的。所以当我拍完照片扎进厨房的时候,眼睛立刻就放起光来,土豆啊土豆,今晚终于和拜拜啦!大白菜啊大白菜,高原上的成名菜啊!“我来炒吧”我说着就抄过了炒勺。那老罗见了,说道,大叔,几天都不见你笑,今天终于笑了?紧接着,耳边仿佛飘过杰出八卦专家的声音,连□□□你都不看一眼,眼里只有大白菜!
我一边摆弄着灶里的柴火,一边不时翻着那锅大白菜。高原上炒菜,只能靠贴着锅面的高温才能把菜“烤”熟,菜里放有腊肉,肉香和菜香慢慢地被翻炒出来,一屋的人都流着口水,不断地喊着香啊,香啊。
这一顿的晚饭,大家的饭量都大增,我也实实在在地吃了两天来的第一碗饭。
晚饭后,大家又开始第二次收拾,把登顶需要的东西装入突击包,其余的再集中装到剩下的四个大包里。一天两次分包装包,把人都快整出高反。收好包,我坐在地板上的床垫上发呆,被领导探进头来看到了,破帽子,怎么老象个囚犯的样子?咦,我说,我这是相当于坐在床上啊,怎么又不对了?裤爱自由还没放下相机,正在门边转着,于是又听见喀嚓了一声。

不见庐山真面目,但见护发累梳妆
(3)
羽绒睡袋里依旧热得让人透不过气。头顶上的灯到了天黑就亮,通宵不熄。明早三点就要起床冲顶,但在耀眼的灯光下睡意却丝毫没有。高原上的智商要打折,更何况是在吃饱了以后。掐着指头数了半天,才想明白这是在营地的第三个夜晚。我们是哪天上来的?今天是十九号,今天,昨天,是前天。
到哈巴村是大前天。从丽江到哈巴小面的要跑五个小时,九点多才到桥头吃晚饭。出发前曾经专门到网上查过郝四,并认真记住了他一脸的大胡子。但吃晚时郝四与我一桌,我却没有认出他来。直到领导介绍郝四,我才惊讶地发现他刮去了大胡子后原来相当年轻有味,用裤爱自由的话讲,就是很有杀伤力。
饭后短暂的歇息时,有人忽然想起这次活动没有安排文秘。逍遥公子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就让他写作业,接着就有人提议。领导看了看逍遥公子的摸样,冷笑道,算了把,他把牦牛说成蚝牛,太没有文化,怎么当文秘?那逍遥公子正鼓着嘴准备列举三百条理由拒绝,听了这话,忽然就自尊很受伤,以至于第二天后来要让马驮着那受伤的心上山,这是后话不提。
摸着黑过了虎跳峡。夜里过往虽然危险,但却不用花过路费。一路趴着向窗外望,谷深路险,时不时捏着把汗,司机是哈巴村的,轻车熟路,对周围的一切都早已经熟视无睹。到了哈巴已近半夜,领导集合大家,做了本次活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正式讲话。她对住宿和明早的起身做了安排,接着就替郝四致欢迎词,最后一句“我代表哈巴人民欢迎你们!”刚落音,一旁郝四家的宠物狗就狂吠起来。
大家大笑起来。领导是来过郝四家的,那狗怎么就不长记性?我照了照那狗,发现它的一只眼睛泛着白。“原来这狗眼睛不好,”我说。“笨到S,狗是不用眼睛认人的知道不?”领导愤愤地说。
难道它的鼻子也不好吗?这话我想说,但没敢说出来。
郝四家前临公路后靠哈巴,清晨推开窗户一望,半截哈巴罩在晨雾中,半截哈巴映在青绿里。已近收获的季节,远处的田野充满生机,近旁一片果林傍着一汪水塘。真是一方山清水秀的怡人之地。
郝四家待客的大厅是独立的,四下挂满户外的旗帜,丛林的队旗挂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和日隆三嫂家里丛林旗帜挂的位置一样,或许那是领导所喜欢或认为吉祥的一个位置吧。走在木制的地板上,吱吱的响声和脚底的弹性给人的感觉很好。
早饭是稀饭馒头加咸菜,乡村里买的榨菜一类的咸菜质量总是不好,但是馒头是用郝四自家种的麦子磨的,真正自家磨的面粉是带黄色的(在山西老家也是一样),不象市场上的雪白,但麦麸保存的较多,好吃。可惜馒头面没发好,碱面也没有放够,发酸粘牙。吃了饭,马队已经在门口聚集,装了包,九点准时出发。
从哈巴村到大本营上山的路很长,说是有十八公里。上到三千米左右,是一片大的草坡,向下望去整个哈巴都展现在下面。一方木料堆在路边,大家纷纷爬上去休息,善存片几个就围着领导,一个护发四下照了几张相,忽然就问领导最多带过几个男队员活动,领导说“带过□个”,大家听了都乐,那善存片就打趣说,“难怪腰怎么就坏了呢。”大家以为领导要横,但领导却只是笑了笑。
再往上走,整个山坡上左左右右都是马帮踩出的路,大家尽量跳最直接向上的路走。出发的时候,领导曾经说过,到大本营要尽量自己背着包走,如果骑马上去,基本就算残废了。但从出发起,领导就走得不是很利索。不知是不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从大草坡起,领导自己开始骑马了,并且一直坚持骑到了大本营,并最终以事实证明,只要有能力残废一说显然是并非完全正确的。
到接近第二个草坡的时候,康康独自一人偏到了右侧,经过多方呼喊终于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领导很担心,要求大家跟紧队伍,自己策马在前面开路,大家紧跟领导,虽不亦累乎,但终于在午后一点来钟到了预定的用餐地点。
到这时,爬高已经大约有一千米,雨菡、南方几个落后了大约有半小时,不过雨菡是自己背着包上来的,而大多数人从开始爬坡的时候就将包让马驮了。这里的雾气很大,天阴沉得越来越重,似乎要下雨了。从这里再向上,是浓密的原始森林,脚下的路虽然被马帮踩得泥泞不堪,但依旧富有弹性,人踩上去并不深陷。
植被很美,数上挂满大量的松萝,按照裤爱自由的说法,是很哈利波特。其实,哈利波特里的人造场景又如何能与这一片远古的存留比较呢?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长途爬高,半下午的光景,在穿过一条溪流后,终于见到了丛林中露出的屋角,和一缕从林中爬起的青烟。

轻歌笑唱云深处  驮铃声声走马帮
(4)
大约也算有了经验,一到大本营,身上还冒着热气,我就换了抓绒衣套了冲锋衣。坐着歇了一阵,高反就开始出现了:头疼。领导开始第一次给大家量血氧,测来测去,只要有读数的,都还不错,都在八十以上,比较差的是雨菡,只有七十几。
我高反的头疼只能算是轻微的,但是晚饭时却开始倒胃,在碗里盛了点饭,看了两眼,结果还是全倒了。每次上高原的适应高度都不一样,但反应却大致相同:启孜峰在三千七的拉萨几乎饿了一天半,四姑娘山在三千一的日隆饿了一晚,贡嘎在三千一的老榆林算是有胃口的,但那时吃着红景天或许有关系?
到了晚上,我身上感觉发冷,裹成厚厚的一团半躺在睡袋里,看看同屋的过山车和裤爱自由,一个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背诗,一个若无其事地听着音乐。而隔壁屋里,领导和她的一个护发叽叽喳喳地在聊天,一边雨菡头也疼得发晕,但那两人的叽喳声时高时低,每当她想听的时候,那声音就会突然从高转向低,她想睡的时候那叽喳声又突然提高。“你们一会叽叽喳喳一会悄悄秘秘说什么呀,我要睡觉。”她郁闷地说。“你懂得啥,”领导得意地笑了,“我们说□□的时候小声,大声的时候就不说□□。”领导可是没有想到,她俩喋喋不休地谈到半夜,一板之隔的过山车忍着头疼也被聒噪了半夜,结果到了白天拉练的时候,站在高坡上他想吟诗,却怎么也想不起昨天晚上背的那首唐诗来。
凌晨的时候,刚入睡不久的领导忽然被门外的动静惊醒了,一个硕大匍匐的身影在门口晃过来,又晃过去,不久廊道里传来塑料袋被撕开的声音,接着放在那里的锅又被翻动了,象是有东西在搜寻食物,过了一阵,她听见房门上有爪子抓挠的声音。“什么人?”领导喝道,那抓挠声忽地就停了,只见一道青光从门缝里一晃而过,惊出领导一身的冷汗。
领导看了看表,海拔四千一百,时间四点十分,她翻身把登山杖抓在了手中。
门缝外的黑影忽然立起了身,一道头灯的亮光从缝中漏了进来。领导嘘了一口气,她已经辨认出那是善存片。善存片显然是找到了什么尖锐的东西,又继续在门版上刻画起来。上到大本营以后,他加倍地服用了高原安,结果兴奋得半夜睡不着,加上旁边的老袁鼾声不断,影响了他兴奋的思维,于是半夜三更他就爬了起来,在廊道上看星星,抽烟,烧水沏茶,把能得瑟的节目都得瑟完了,于是开始在领导的门板上大书“到此一游”一类的感言。他当然是存心想把领导他们闹醒的,于是当领导一吆喝,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再与门板过不去了。
我早上起来一出门,就看到门口有三大板的空药片,好奇地拣起来一看,是高原安,天啊,三板是三十六粒,到营地才不到24小时,谁把高原安当维生素吃?不说你也知道了。
南方和逍遥一起来,就宣布要下撤,逍遥公子的血氧很正常,精气神也都很足,“吃不好怎么行?还能不下撤吗”他瞪着眼逢人就评理,接着又补充,“厨房怎么不收拾好点,吃不好怎么能行?”他还有补充的,“到厨房的路也不修好一点,吃不好怎么能行?”
领导听了冷笑,“哈巴大本营是最好的一个了,你到别的地方试一试!别说是你我,就是花了大钱的老外来,吃的也和你一样!”但逍遥公子可不理这一套,他搅着泡得半生不熟的方便面,还要说,“你说,这怎么吃,吃不好怎么能行?”
大伙的早饭是稀饭,稀饭虽然是用高压锅做的,但锅的限压阀已经没有了,塞了根筷子当限压阀用,那饭要想做得很熟就有点问题,但我是带了橄榄菜的,虽然对那锅“稀糊饭”没有什么胃口,但还是吃了一点。善存片他们几个人高马大的,盛了一碗又一碗,一副不吃白不吃的样子,看得我惭愧万分,自叹不如。
离营地不远有几个海子,早饭后按预案拉练,就是去看看那几个海子。夜里下了雨,天气不好,雾很大,空气里一种潮湿乎乎的感觉。海子的位置比大本营高,虽然坡不抖,但大概是高反的原因,感觉比昨天要累许多,大家走走停停。山坡上长着很多雪茶,于是歇下来的时候,领导就号召大家就拣雪茶。雪茶微苦,有降压功能,善存片捡得最认真也最多,但下山以后又全给扔了。领导端坐在石头上,两眼微闭,五心朝天,气守丹田,令护发梳头。护发说自己头疼,领导不依,于是护发只好摇晃着迈着太君步上前护理。两根小辫梳好,领导神气勃发,而护发已经高反得发晕。
中午时分,到了海子上边,雾大得看不出什么名堂,天又开始下雨,大家有些扫兴,没有人愿意再下去看看,于是大家就站在高处凭空想象了一下海子的辽阔与美丽,然后打道回府。
回到大本营,马帮已经抵达,午饭后,大家送逍遥公子和南方下山,逍遥公子很高兴地宣称,下山后决意将全哈巴的虫草网罗一空。

山高林深别有致,低头仰天皆风光
(5)
送走了逍遥公子和南方,大家的情绪似乎多少都受一点影响。一拨人坐在廊道上,看着眼前淅淅沥沥的雨,有一声没一声地聊着天,末了,一个个都溜到伙房去了。
伙房里,郝四、老梁、老罗几个向导正和队员们相互熟悉着。对这一次的队员,我大半是第一次认识,感到生疏。我是比较愿意和熟悉的队员一起活动的,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忘了是领导发左边还是右边的就说了,最讨厌见到老面孔了,真没劲,还是和新人一起出来比较有意思。我是当面被老罗称为“大叔”的,应该也算老面孔了。听了这话心想,有人厌烦老面孔,却在最后又凑进张老面孔,现在竟能如此脸不变色地表白,让人没法不佩服。
人群中只要有了老罗,就冷不了场,他开始一个个地打趣,起外号。善存片的外号叫“善不真”,为什么叫“不真”,我没有听清解释(后来有人考证“善不真”的“善”另有说法,但那已经越出了诙谐的范围,而成无聊了)。
我嫌伙房的烟雾太熏人,也很没兴趣于八卦和闲聊,于是回到廊道上,接着烧开水,并换了一泡新茶,准备好好地喝上几盅。
伙房里领导开始说到雨菡,开始第38次讲述她在二峰的故事,她如何在高反已近失忆的情况下依然惊人地清晰记得自己的钱包,导致领导差点做出错误的判断。众人都笑,但领导却认真地交代郝四和各位协助:登顶时务必照看好她这个护发。
三句认真的话一过,领导忽又变了脸,笑嘻嘻地对老罗说,要把她的这个护发送给老罗,问他的意思。虽明知是打趣,但老罗仍然表现得很高兴,但雨菡不高兴了,说领导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领导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对你呢,你是我们家的人嘛!
于是雨菡抽了空也跑到廊道上,两人就看着外面雨中如画的山水写真,一壶接一壶地喝着善存片的铁观音。
时间不大,领导发现队员人数不够,于是急忙派遣另一护发来寻找,那护发在廊道尽头刚露出头,就看见廊道中炉火上的壶水在噗噗地沸腾着,两人正望着飘落的雨花饮着茶,就差没有取出过山车的诗集吟诵高歌了。这护发大概是忽然感到没文化与有文化对峙时的虚弱,于是搭讪了两句又回了伙房。
等伙房里的聊天没有什么新话题的时候,大家开使挑选冰爪。也是没有经验的缘故,我只注意了诸如绑扎带是否结实,调节固定是否可靠,却忽略了重要的部分:冰爪是否锐利。后来回到大本营,我再一次地审视了自己和老袁的冰爪,爪尖已经磨损得和火柴头相似了,难怪一上雪线就一脚一滑。我不由想起启孜峰,那心有余悸划开我冲锋裤的一脚。
晚饭依旧没有新意,米饭和几乎相同的一锅烩菜,不外乎肉土豆和香菇。
饭后灌好保温壶,郝四开始宣布:大家做好准备,回去早点休息,明早三点钟起床!
回到屋里收拾好东西,早早地躺下。虽然很快就入睡了,但到了半夜就被雨声吵醒。雨一直不停地下,越下越大,那盏通宵不熄的灯,在忽明忽暗地闪烁了一阵以后,忽然就熄灭了。到一点半,雨略微停息了一阵,就又狂下起来。在大雨声中,我恍然象是进入了浅睡眠状态,但不久又醒了过来。我再次用手机照着看了看表,已经过了三点。今天不会登顶了吧,我想。

锅碗瓢盆一下岗,龙门道场就开张
(6)
我的猜想灵验了。由于整夜的大雨,登顶被推迟了二十四个小时。
在大本营的第三个夜晚,凌晨三点,漫天的星斗还挂在夜空上,整个山林还浸在银光里,郝四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起床,起床啦!紧接着,外面的鸡也叫了,领导屋里的闹钟也响了。我一边穿着衣服,一边看着门外的夜光,听着那急匆的脚步,忽然感觉有些象《高玉保》里半夜鸡叫的情景。
东西在头一天晚上已经打包好了,起来收了睡袋和床垫,就到伙房里集合早餐。大家都埋头吃饭,十来个人挤在伙房里,一种少有的安静中透出一丝的紧张。
四点过十分,队伍沿着昨天拉练的线路出发,旧历的二十,月亮高悬在空中,瓦蓝的天幕上,繁星点点。队伍里没有人出声,只有脚步踏在泥泞里发出不断的声响,间或,某个协作会发出一两声高喊与应答。开始上山了,一串头灯,在坡上抖开成一条长龙。我走在后队,很仔细地将人数点了两遍:一共是十四人。就是说,九个队员加五个向导,向导的数量比早先郝四的说法少了一半。
很快就开始上大石坡了,虽然夜里没有下雨,但整个石坡都还是湿的,不断地,这里或那里,还有细细的流水从上流淌下来,幸亏的是,石面上没有苔藓,全新的MONTAIL登山鞋也算还能稳稳地抓住地面。
大石板有三四百米高,第一段是最抖的,郝四边走边叮嘱,往上走,不要向下看!队伍并不是走在一条线上,而是分散成几路向上爬,几个向导有经验地走在队伍右侧斜坡的下方,我走在队伍的后面,不断根据前队行走的情况调整着路线,边走边向下望,时不时心里想,□□□,这么抖,但愿下来的时候别从这坡上下!昨天拉练的时候,在垭口我看到大石坡的左侧是一个草坡,我曾问老杨,从草坡上是否可以上去?他回答说可以。
大石坡很长,上了一截一看,上面还有一截,一截又一截,似乎没完没了。风开始凶猛了起来,呼呼地刮着,将低空的云赶得四下里乱窜。
保存了,慢慢看
作者: 康康    时间: 2008-9-11 19:01:18

写完啦?好像还身在哈巴啊!哈巴的原始深林、哈巴的冰雪世界、登顶时的一览重山小和站在彩云之颠的感觉、哈巴大本营低矮漏雨的厨房和通往住处泥泞加牛屎的一小段的空间——   遗憾的是帽子没能在哈巴顶上和我们合个影啊。
作者: 神遛    时间: 2008-9-11 19:42:24

精彩!赶紧来哈喇丝吧!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11 19:47:59

写到这里,暴暴同学应该明白你为啥起这么个标题了。适时放弃,不容易的抉择。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没觉得什么危险,但个体差别不能忽视,否则一失足千古恨,山还在那里,爬不了这座可选择另一座,破帽子那么热衷爬雪山的人能作出如此选择真是难为了,估计又被秋梨BS的一塌糊涂。只是以后不许对俺家小的无礼!  她怎么没文化了?  她那叫有教养,有礼貌。横!
作者: 笑笑..    时间: 2008-9-11 20:24:40

痛并快乐着..........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08-9-11 20:31:04

还有一截.今天是启孜峰登顶2周年,争取今天赶完吧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11 21:09:54

这次登启孜峰,我个人收获也很大。
只请了普布一个人,行进时,前面是普布,后面是我。
那个很陡的坡面,我们是结组攀登的。
我喜欢游刃有余的自助登山。
作者: 光远    时间: 2008-9-11 22:08:05

帽子还是比我强,我经历的两次雪山攀登,都是未遂,而且两座到顶峰都是只差100米。这和篮球比赛输一分的感觉差不多
作者: 善存片    时间: 2008-9-12 00:47:18

以前也时断时续爬山,爬山对我来讲只是作为锻炼的一种方式,就像打篮球游泳跑步一样.这次能完成哈巴和启孜对我来讲是幸运的.去哈巴的初衷只是为尼泊尔的徒步做高原适应,也是抱着当营长的心态去的.但登顶哈巴后马上想到了启孜,可谓无知者无惧.哈巴之行,使我有幸加入丛林,结识了一帮朴实友爱,对山充满着热爱的山友,并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座雪山;西藏启孜之行,更是有幸结交了登山家边巴扎西和对我们照顾有加的小普布.登启孜,曹队的辛苦首尾成全了我们都能顺利登顶.感谢曹队,感谢丛林.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08-9-12 03:32:50

作业写完了,人也如同病了一场。
作业里需要各种角色,被我想当然地安插到各位的头上,得罪与不敬的地方,请原谅吧。
过半年再回头看,或许每一行都能唤起一些曾经的记忆。
谢谢领导,谢谢大家,给了我一生难忘的经历。
我等待着,等待再次走向心中的呼唤之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20:47:31编辑过]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12 05:56:13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9-11 19:32:50的发言:
如果领导国庆再召集雪山,我现在就报名。

希夏邦马,去么?
在拉萨,接到居士电话:你不要回来了,在拉萨等我,一起登希夏邦马。
那一刻到现在,身已回,而心却留在了希夏邦马。
去不?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12 17:29:08

以下是引用善存片在2008-9-11 16:47:18的发言:
感谢曹队
应该她感谢你。 木有你的迷荤汤灌着,令她彻底找不着北,咋可能到处得瑟的不知返呢,那样的话也就木有她喜欢的阿式攀登了。  让她请你客才对。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12 17:32:25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08-9-11 21:56:13的发言:
希夏邦马,去么?
在拉萨,接到居士电话:你不要回来了,在拉萨等我,一起登希夏邦马。
那一刻到现在,身已回,而心却留在了希夏邦马。
去不?
你家鼻涕泡真的好可怜好可怜! 昨天送俺回去时,临下车,他主动提出拥抱下,当着他司机的面,看来他压力真的不小。强烈要求你去陪他! 这样你也顺带着身心合一。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12 18:23:27

以下是引用桑烟在2008-9-12 9:32:25的发言:
你家鼻涕泡真的好可怜好可怜! 昨天送俺回去时,临下车,他主动提出拥抱下,当着他司机的面,看来他压力真的不小。强烈要求你去陪他! 这样你也顺带着身心合一。
登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居士是一个心里素质极好的登山伙伴。
表要说得那么心酸。
其实,无论是否登顶,居士只要能有时间去登山,他已经很开心了。
对于这些爱山的人来说,登顶和高度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山里生活,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情!这20来天,相信他的身心将得到极大的放松,我们要为他高兴,表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我真诚祝福俺的登山伙伴--居士同学:平安、顺利、快乐、登顶!
等回来时,你请他饭饭的时候,表忘记喊上我哈~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12 18:31:24

以下是引用桑烟在2008-9-12 9:29:08的发言:
应该她感谢你。 木有你的迷荤汤灌着,令她彻底找不着北,咋可能到处得瑟的不知返呢,那样的话也就木有她喜欢的阿式攀登了。  让她请你客才对。
切!
要是俺早点回来,希夏邦马可能就不会被耽误了。
俺还郁闷呢。
干脆,你请俺们饭饭算了!弥补一下俺受伤的心灵以及顺便完成一下那啥交接仪式?
作者: 笑笑..    时间: 2008-9-12 18:37:07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8-26 13:23:17的发言:
失缺的记忆

这两天,是大学同学30周年的纪念聚会日。从早些日子起,联络的短信就开始频繁起来。知道我在山上而且不可能延续假期参加聚会,不满的声音就开始响了起来,到了最后,那“真不仗义,爬什么山,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的怒吼震得我耳聋。“等下次吧”我回道。“这次国外的同学都回来了,下一次不会有这么齐了!”我冷笑着将手机撂到一边,不留情地掐掉一次次响起的电话。
而在茫然中转身时,我用目光搜遍了四周。山野的气息还深深地留在衣服里,背包中,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回那失缺的记忆。
雪山,我心中割舍不去的感动与记忆。
(1)
夜里阵阵的急雨声把我吵醒。抬起胳膊,却怎么也搞不清手腕上手表指示的时间。摸索了一阵找到手机,打亮才看清是半夜。
这是在大本营的第二个夜晚,躺下的时候原本已经没有了高反的感觉,但此时醒来,又感到些头疼。屋里的气温虽然不高,但睡袋里仍旧热得让人受不了。呼出的气里带走了太多的水分,不时地觉得口渴。水壶就在手边,但却没有伸出手去。
雨一直在下,在一点半左右略微停顿了一阵,接着又没完没了地下了起来。就这样听着雨声闭着眼养神一直过了三点半,直到有人推开房门。一道贼亮的电筒光扫了进来。照了照另一头还睡着的裤爱自由和过山车,接着自己的眼就被那道暴亮给逼得睁不开来。用手遮了光,从黑影的摸样知道是郝四。
“今天不登顶了,接着睡吧”。郝四说。我含糊地代表全屋应了一声。郝四刚出门,我接着就伸手提过水壶,喝了杯热水。高原用大锅烧出的水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不好喝,不禁让人回味起用善存片炉头沏的工夫茶。
天亮了,听到外面有了动静,就懒散地起了床,趸到林子里,找个面对绿野蓝天的地方拉S。拉完了,胡乱就着橄榄菜喝了碗高原上熬的米粥,就拎了相机四下里晃着拍照。云雾很低,缭绕着大本营,从东边的高地上,可以将整个大本营和周围宛若仙境的山水林木全都纳入镜头。
从另一头转回营地,发现大家都已经整好了行装。“快收拾,准备拉练”!领导一边呵斥,一边又朝远处的康康吆喝起来。一天梳理八遍的两根小辫,随着喊声,在那顶和光远的背包有得一比的帽檐两侧晃荡起来。
今天由老杨带着我们拉练,走的是登顶的实际路线。从营地东南角穿过一片灌木,跨过那道从大石板中间飞泻而下的急流,就到了上山的起点。翻上两个不大的碎石土坡,过山车立在坡上,一副大诗人的摸样,把前天晚上看到半夜的诗集回想了半天,却没挤出一句,反倒被裤爱自由捏到了把柄。
到了坡上,领导就不打算再走了,由开心果善存片陪着领导,其余的人就继续向上。
最初上山的路是沿着大石版的边缘蜿蜒而上,大石板是哈巴北侧的一面大石坡,不论从宽度,还是从高度说,都达数百米。到垭口大约一百五十米的高程,大家慢慢地爬,似乎都在保存体力。走在前头的康康到了垭口,翻身就返回了,裤爱自由和过山车几个,横切到大石板上拍照,剩下的就和老杨在垭口上坐着看下面的风景。
老杨话不多,一副朴实的摸样,看到我在拍照,就执意要我带上他那卓别林式的小黑圆帽。我的那顶快干帽,自昨天拉练回来后就不见了,翻遍所有的东西一直到近乎高反都没有再见到。我郁闷,那是全新的帽子。我抹下头上裹着的头巾,知道戴上老杨的帽子那样子会很滑稽,但还是依从地戴了那帽子照了两张。在那时,我就对老杨有了好感与信任。郝四说登顶的时候每人会有一个协作,真希望登顶的时候自己的协作是老杨。
拉练回到营地,正是午饭时间。一锅米饭,一锅肉和土豆。在高原上吃饭是最痛苦的事之一:要么没有胃口,要么没有对胃口的饭菜。舀了一勺土豆香菇排骨汤,将肉都剔了,加上一点饭凑合着吃了,看着善存片们大碗吃饭大口吃肉,真是羡慕。但话说回来,自己一直认为高原上吃菜的比吃肉的会跑得快,那些壮硕的食肉的虎豹,哪样上得了高原?

床前一轮电灯光,夜半吟诗抗高反
(2)
饭后天气开始放晴,过山车和老袁原本打算今天下撤的。但是当中午拉行李的马匹到了以后,因为天气好转,他俩又决定留下。马匹不能空着返回,于是午饭后大家把不用的行李集中到四个大包里让马驮了下去。送走了行李,老袁回到屋里,时间不大,鼾声响起。外面的走廊上,大家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两天来时常在我们面前晃动的那条藏狗,和一个塑料杯较起劲来,与腾挪闪转之间,一次次地扑向杯子,象是要把它撕碎灭了一般。那个叫裤爱自由的,忽然就对那狗起了隐测之心,他撕开一袋开心果,一边分给大家,一边摸出一把抛了过去。那狗闻了闻,毫无兴趣地走开了。裤爱自由的自尊很受伤,他不相信就得不到那狗的亲睐。还有一包香肠,他毫不吝啬地开了,仍旧是一手分给大家,一手摸出一根就仍了过去。这下他成功了。那狗狗很惬意地吃了香肠,摇着尾巴,用四只眼睛看着他。他受了感动,从嘴里又吐出半根香肠,递了上去。一时间,善存片,康康们都受了影响,纷纷从嘴里省下或半截或一口的肠子,都喂了那狗狗,只有饿了两天的我,紧闭了嘴,急急将香肠全咽了下去,末了,还惋惜地眼巴巴看着裤爱自由把最后一根香肠也喂了那狗狗。
无所事的领导又吩咐她的左右“护发”梳头。她的左右得了令,一个梳理,于是一个梳理,一个扎皮筋。领导的目的当然不是在梳头,而是为了减轻她俩“护发”的高反。减轻高反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轻微地运动,比如全身心地投入梳头和扎皮筋。我注意到,每次领导梳理的头都是不一样的,上午的时候左边要偏多一些,这样在太阳升起的那一侧就显得更有生机,下午梳理到右边,在午后的微风中就显得更为飘曳;清晨的头发要向后梳理,让额头沐浴着金色的朝阳,傍晚则要搭在额前,体验最是一低头的温柔。
我看到走廊一侧善存片的茶炉还在那里放着,于是到伙房提了水,烧工夫茶喝。带的普洱茶
到了高原就仿佛没了味道,还是苦涩的铁观音来得有味。茶一泡一泡地沏着,大家走马灯似地你来一盅我来一盅。那善存片和领导打趣了一阵,过来喝了一盅,背着领导又拿起一忠,□□□□□□□□□□□□(此处略去12字),转过身,用很诚挚的口气请领导喝茶。周围的人憋着笑,把鼓涨的象患了严重高反的脸转向一边,领导狐疑地看看大家,又看看善存片手里的杯子,犹豫着。善存片的脸上带了更加诚挚的表情,再次殷勤地献茶。领导接了茶,善存片笑咪咪地看着领导喝了,敲着边鼓说道,好茶,好茶吧?
连领导也有着了道的时候!有人憋不住,转身就走,刚一口气“哈”出来,又紧紧地捂了嘴。领导的表情忽地严肃了起来,她厉声喝道,“破帽子,怎么回事,说!”我一惊,那差点就憋不住的笑转眼就换成了惊恐,“那,那,”我结巴着,善存片的脸上依旧带着真诚的笑容,一下把话头接了过去,“那其实就是我把两盅的茶并成一盅了。”大家绷着脸,都不敢吱声。领导盯着善存片毫无破绽的脸,横横地说道,“晚上我倒看你招也不招!”
象是有了约定,大家悄悄地都往伙房里溜,那里老罗,老梁和郝四正在侃大山,见我们去了,那老罗就开始换了腔调,东南西北脸不变色地侃了起来,那说段子恐怕就连甲醛听了,也得叩拜求师,此处之所以不细细表来,是因为我嫌去伙房的那段路泥泞,独自到屋里偷着乐去了,老罗的名声其实是我后来道听途说的。
到了五点多钟,天气开始转晴,阳光下蔚蓝的天空开始显现在我们的眼前,大朵大朵的白云随风在空中翻舞着,造就出万千的变化。哈巴雪山的顶峰时不时清澈地显露出来。大家全都激动不已,两天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大家脸上挂着喜悦,手上拎着大大小小的相机,三三两两地分布在营地周围,往四下里胡乱拍起照片来。
今天原本是登顶的日子,就是说,原先预备的食品没有今晚的份。不过早上郝四说已经请人带菜上来了,晚上是有蔬菜的。所以当我拍完照片扎进厨房的时候,眼睛立刻就放起光来,土豆啊土豆,今晚终于和拜拜啦!大白菜啊大白菜,高原上的成名菜啊!“我来炒吧”我说着就抄过了炒勺。那老罗见了,说道,大叔,几天都不见你笑,今天终于笑了?紧接着,耳边仿佛飘过从领导发左边或是右边传来的声音,连□□□你都不看一眼,眼里只有大白菜!
我一边摆弄着灶里的柴火,一边不时翻着那锅大白菜。高原上炒菜,只能靠贴着锅面的高温才能把菜“烤”熟,菜里放有腊肉,肉香和菜香慢慢地被翻炒出来,一屋的人都流着口水,不断地喊着香啊,香啊。
这一顿的晚饭,大家的饭量都大增,我也实实在在地吃了两天来的第一碗饭。
晚饭后,大家又开始第二次收拾,把登顶需要的东西装入突击包,其余的再集中装到剩下的四个大包里。一天两次分包装包,把人都快整出高反。收好包,我坐在地板上的床垫上发呆,被领导探进头来看到了,破帽子,怎么老象个囚犯的样子?咦,我说,我这是相当于坐在床上啊,怎么又不对了?裤爱自由还没放下相机,正在门边转着,于是又听见喀嚓了一声。

不见庐山真面目,但见护发累梳妆
(3)
羽绒睡袋里依旧热得让人透不过气。头顶上的灯到了天黑就亮,通宵不熄。明早三点就要起床冲顶,但在耀眼的灯光下睡意却丝毫没有。高原上的智商要打折,更何况是在吃饱了以后。掐着指头数了半天,才想明白这是在营地的第三个夜晚。我们是哪天上来的?今天是十九号,今天,昨天,是前天。
到哈巴村是大前天。从丽江到哈巴小面的要跑五个小时,九点多才到桥头吃晚饭。出发前曾经专门到网上查过郝四,并认真记住了他一脸的大胡子。但吃晚时郝四与我一桌,我却没有认出他来。直到领导介绍郝四,我才惊讶地发现他刮去了大胡子后原来相当年轻有味,用裤爱自由的话讲,就是很有杀伤力。
饭后短暂的歇息时,有人忽然想起这次活动没有安排文秘。逍遥公子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就让他写作业,接着就有人提议。领导看了看逍遥公子的摸样,冷笑道,算了把,他把牦牛说成蚝牛,太没有文化,怎么当文秘?那逍遥公子正鼓着嘴准备列举三百条理由拒绝,听了这话,忽然就自尊很受伤,以至于第二天后来要让马驮着那受伤的心上山,这是后话不提。
摸着黑过了虎跳峡。夜里过往虽然危险,但却不用花过路费。一路趴着向窗外望,谷深路险,时不时捏着把汗,司机是哈巴村的,轻车熟路,对周围的一切都早已经熟视无睹。到了哈巴已近半夜,领导集合大家,做了本次活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正式讲话。她对住宿和明早的起身做了安排,接着就替郝四致欢迎词,最后一句“我代表哈巴人民欢迎你们!”刚落音,一旁郝四家的宠物狗就狂吠起来。
大家大笑起来。领导是来过郝四家的,那狗怎么就不长记性?我照了照那狗,发现它的一只眼睛泛着白。“原来这狗眼睛不好,”我说。“笨到S,狗是不用眼睛认人的知道不?”领导愤愤地说。
难道它的鼻子也不好吗?这话我想说,但没敢说出来。
郝四家前临公路后靠哈巴,清晨推开窗户一望,半截哈巴罩在晨雾中,半截哈巴映在青绿里。已近收获的季节,远处的田野充满生机,近旁一片果林傍着一汪水塘。真是一方山清水秀的怡人之地。
郝四家待客的大厅是独立的,四下挂满户外的旗帜,丛林的队旗挂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和日隆三嫂家里丛林旗帜挂的位置一样,或许那是领导所喜欢或认为吉祥的一个位置吧。走在木制的地板上,吱吱的响声和脚底的弹性给人的感觉很好。
早饭是稀饭馒头加咸菜,乡村里买的榨菜一类的咸菜质量总是不好,但是馒头是用郝四自家种的麦子磨的,真正自家磨的面粉是带黄色的(在山西老家也是一样),不象市场上的雪白,但麦麸保存的较多,好吃。可惜馒头面没发好,碱面也没有放够,发酸粘牙。吃了饭,马队已经在门口聚集,装了包,九点准时出发。
从哈巴村到大本营上山的路很长,说是有十八公里。上到三千米左右,是一片大的草坡,向下望去整个哈巴都展现在下面。一方木料堆在路边,大家纷纷爬上去休息,善存片几个就围着领导,一个护发四下照了几张相,忽然就问领导最多带过几个男队员活动,领导说“带过□个”,大家听了都乐,那善存片就打趣说,“难怪腰怎么就坏了呢。”大家以为领导要横,但领导却只是笑了笑。
再往上走,整个山坡上左左右右都是马帮踩出的路,大家尽量跳最直接向上的路走。出发的时候,领导曾经说过,到大本营要尽量自己背着包走,如果骑马上去,基本就算残废了。但从出发起,领导就走得不是很利索。不知是不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从大草坡起,领导自己开始骑马了,并且一直坚持骑到了大本营,并最终以事实证明,只要有能力残废一说显然是并非完全正确的。
到接近第二个草坡的时候,康康独自一人偏到了右侧,经过多方呼喊终于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领导很担心,要求大家跟紧队伍,自己策马在前面开路,大家紧跟领导,虽不亦累乎,但终于在午后一点来钟到了预定的用餐地点。
到这时,爬高已经大约有一千米,雨菡、南方几个落后了大约有半小时,不过雨菡是自己背着包上来的,而大多数人从开始爬坡的时候就将包让马驮了。这里的雾气很大,天阴沉得越来越重,似乎要下雨了。从这里再向上,是浓密的原始森林,脚下的路虽然被马帮踩得泥泞不堪,但依旧富有弹性,人踩上去并不深陷。
植被很美,数上挂满大量的松萝,按照裤爱自由的说法,是很哈利波特。其实,哈利波特里的人造场景又如何能与这一片远古的存留比较呢?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长途爬高,半下午的光景,在穿过一条溪流后,终于见到了丛林中露出的屋角,和一缕从林中爬起的青烟。

轻歌笑唱云深处  驮铃声声走马帮
(4)
大约也算有了经验,一到大本营,身上还冒着热气,我就换了抓绒衣套了冲锋衣。坐着歇了一阵,高反就开始出现了:头疼。领导开始第一次给大家量血氧,测来测去,只要有读数的,都还不错,都在八十以上,比较差的是雨菡,只有七十几。
我高反的头疼只能算是轻微的,但是晚饭时却开始倒胃,在碗里盛了点饭,看了两眼,结果还是全倒了。每次上高原的适应高度都不一样,但反应却大致相同:启孜峰在三千七的拉萨几乎饿了一天半,四姑娘山在三千一的日隆饿了一晚,贡嘎在三千一的老榆林算是有胃口的,但那时吃着红景天或许有关系?
到了晚上,我身上感觉发冷,裹成厚厚的一团半躺在睡袋里,看看同屋的过山车和裤爱自由,一个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背诗,一个若无其事地听着音乐。而隔壁屋里,领导和她的一个护发叽叽喳喳地在聊天,一边雨菡头也疼得发晕,但那两人的叽喳声时高时低,每当她想听的时候,那声音就会突然从高转向低,她想睡的时候那叽喳声又突然提高。“你们一会叽叽喳喳一会悄悄秘秘说什么呀,我要睡觉。”她郁闷地说。“你懂得啥,”领导得意地笑了,“我们说□□的时候小声,大声的时候就不说□□。”领导可是没有想到,她俩喋喋不休地谈到半夜,一板之隔的过山车忍着头疼也被聒噪了半夜,结果到了白天拉练的时候,站在高坡上他想吟诗,却怎么也想不起昨天晚上背的那首唐诗来。
凌晨的时候,刚入睡不久的领导忽然被门外的动静惊醒了,一个硕大匍匐的身影在门口晃过来,又晃过去,不久廊道里传来塑料袋被撕开的声音,接着放在那里的锅又被翻动了,象是有东西在搜寻食物,过了一阵,她听见房门上有爪子抓挠的声音。“什么人?”领导喝道,那抓挠声忽地就停了,只见一道青光从门缝里一晃而过,惊出领导一身的冷汗。
领导看了看表,海拔四千一百,时间四点十分,她翻身把登山杖抓在了手中。
门缝外的黑影忽然立起了身,一道头灯的亮光从缝中漏了进来。领导嘘了一口气,她已经辨认出那是善存片。善存片显然是找到了什么尖锐的东西,又继续在门版上刻画起来。上到大本营以后,他加倍地服用了高原安,结果兴奋得半夜睡不着,加上旁边的老袁鼾声不断,影响了他兴奋的思维,于是半夜三更他就爬了起来,在廊道上看星星,抽烟,烧水沏茶,把能得瑟的节目都得瑟完了,于是开始在领导的门板上大书“到此一游”一类的感言。他当然是存心想把领导他们闹醒的,于是当领导一吆喝,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再与门板过不去了。
我早上起来一出门,就看到门口有三大板的空药片,好奇地拣起来一看,是高原安,天啊,三板是三十六粒,到营地才不到24小时,谁把高原安当维生素吃?不说你也知道了。
南方和逍遥一起来,就宣布要下撤,逍遥公子的血氧很正常,精气神也都很足,“吃不好怎么行?还能不下撤吗”他瞪着眼逢人就评理,接着又补充,“厨房怎么不收拾好点,吃不好怎么能行?”他还有补充的,“到厨房的路也不修好一点,吃不好怎么能行?”
领导听了冷笑,“哈巴大本营是最好的一个了,你到别的地方试一试!别说是你我,就是花了大钱的老外来,吃的也和你一样!”但逍遥公子可不理这一套,他搅着泡得半生不熟的方便面,还要说,“你说,这怎么吃,吃不好怎么能行?”
大伙的早饭是稀饭,稀饭虽然是用高压锅做的,但锅的限压阀已经没有了,塞了根筷子当限压阀用,那饭要想做得很熟就有点问题,但我是带了橄榄菜的,虽然对那锅“稀糊饭”没有什么胃口,但还是吃了一点。善存片他们几个人高马大的,盛了一碗又一碗,一副不吃白不吃的样子,看得我惭愧万分,自叹不如。
离营地不远有几个海子,早饭后按预案拉练,就是去看看那几个海子。夜里下了雨,天气不好,雾很大,空气里一种潮湿乎乎的感觉。海子的位置比大本营高,虽然坡不抖,但大概是高反的原因,感觉比昨天要累许多,大家走走停停。山坡上长着很多雪茶,于是歇下来的时候,领导就号召大家就拣雪茶。雪茶微苦,有降压功能,善存片捡得最认真也最多,但下山以后又全给扔了。领导端坐在石头上,两眼微闭,五心朝天,气守丹田,令护发梳头。护发说自己头疼,领导不依,于是护发只好摇晃着迈着太君步上前护理。两根小辫梳好,领导神气勃发,而护发已经高反得发晕。
中午时分,到了海子上边,雾大得看不出什么名堂,天又开始下雨,大家有些扫兴,没有人愿意再下去看看,于是大家就站在高处凭空想象了一下海子的辽阔与美丽,然后打道回府。
回到大本营,马帮已经抵达,午饭后,大家送逍遥公子和南方下山,逍遥公子很高兴地宣称,下山后决意将全哈巴的虫草网罗一空。

山高林深别有致,低头仰天皆风光
(5)
送走了逍遥公子和南方,大家的情绪似乎多少都受一点影响。一拨人坐在廊道上,看着眼前淅淅沥沥的雨,有一声没一声地聊着天,末了,一个个都溜到伙房去了。
伙房里,郝四、老梁、老罗几个向导正和队员们相互熟悉着。对这一次的队员,我大半是第一次认识,感到生疏。我是比较愿意和熟悉的队员一起活动的,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忘了是领导发左边还是右边的就说了,最讨厌见到老面孔了,真没劲,还是和新人一起出来比较有意思。我是当面被老罗称为“大叔”的,应该也算老面孔了。听了这话心想,有人厌烦老面孔,却在最后又凑进张老面孔,现在竟能如此脸不变色地表白,让人没法不佩服。
人群中只要有了老罗,就冷不了场,他开始一个个地打趣,起外号。善存片的外号叫“善不真”,为什么叫“不真”,我没有听清解释(后来有人考证“善不真”的“善”另有说法,但那已经越出了诙谐的范围,而成无聊了)。
我嫌伙房的烟雾太熏人,也很没兴趣于八卦和闲聊,于是回到廊道上,接着烧开水,并换了一泡新茶,准备好好地喝上几盅。
伙房里领导开始说到雨菡,开始第38次讲述她在二峰的故事,她如何在高反已近失忆的情况下依然惊人地清晰记得自己的钱包,导致领导差点做出错误的判断。众人都笑,但领导却认真地交代郝四和各位协助:登顶时务必照看好她这个护发。
三句认真的话一过,领导忽又变了脸,笑嘻嘻地对老罗说,要把她的这个护发送给老罗,问他的意思。虽明知是打趣,但老罗仍然表现得很高兴,但雨菡不高兴了,说领导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领导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对你呢,你是我们家的人嘛!
于是雨菡抽了空也跑到廊道上,两人就看着外面雨中如画的山水写真,一壶接一壶地喝着善存片的铁观音。
时间不大,领导发现队员人数不够,于是急忙派遣另一护发来寻找,那护发在廊道尽头刚露出头,就看见廊道中炉火上的壶水在噗噗地沸腾着,两人正望着飘落的雨花饮着茶,就差没有取出过山车的诗集吟诵高歌了。这护发大概是忽然感到没文化与有文化对峙时的虚弱,于是搭讪了两句又回了伙房。
等伙房里的聊天没有什么新话题的时候,大家开使挑选冰爪。也是没有经验的缘故,我只注意了诸如绑扎带是否结实,调节固定是否可靠,却忽略了重要的部分:冰爪是否锐利。后来回到大本营,我再一次地审视了自己和老袁的冰爪,爪尖已经磨损得和火柴头相似了,难怪一上雪线就一脚一滑。我不由想起启孜峰,那心有余悸划开我冲锋裤的一脚。
晚饭依旧没有新意,米饭和几乎相同的一锅烩菜,不外乎肉土豆和香菇。
饭后灌好保温壶,郝四开始宣布:大家做好准备,回去早点休息,明早三点钟起床!
回到屋里收拾好东西,早早地躺下。虽然很快就入睡了,但到了半夜就被雨声吵醒。雨一直不停地下,越下越大,那盏通宵不熄的灯,在忽明忽暗地闪烁了一阵以后,忽然就熄灭了。到一点半,雨略微停息了一阵,就又狂下起来。在大雨声中,我恍然象是进入了浅睡眠状态,但不久又醒了过来。我再次用手机照着看了看表,已经过了三点。今天不会登顶了吧,我想。

锅碗瓢盆一下岗,龙门道场就开张
(6)
我的猜想灵验了。由于整夜的大雨,登顶被推迟了二十四个小时。
在大本营的第三个夜晚,凌晨三点,漫天的星斗还挂在夜空上,整个山林还浸在银光里,郝四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起床,起床啦!紧接着,外面的鸡也叫了,领导屋里的闹钟也响了。我一边穿着衣服,一边看着门外的夜光,听着那急匆的脚步,忽然感觉有些象《高玉保》里半夜鸡叫的情景。
东西在头一天晚上已经打包好了,起来收了睡袋和床垫,就到伙房里集合早餐。大家都埋头吃饭,十来个人挤在伙房里,一种少有的安静中透出一丝的紧张。
四点过十分,队伍沿着昨天拉练的线路出发,旧历的二十,月亮高悬在空中,瓦蓝的天幕上,繁星点点。队伍里没有人出声,只有脚步踏在泥泞里发出不断的声响,间或,某个协作会发出一两声高喊与应答。开始上山了,一串头灯,在坡上抖开成一条长龙。我走在后队,很仔细地将人数点了两遍:一共是十四人。就是说,九个队员加五个向导,向导的数量比早先郝四的说法少了一半。
很快就开始上大石坡了,虽然夜里没有下雨,但整个石坡都还是湿的,不断地,这里或那里,还有细细的流水从上流淌下来,幸亏的是,石面上没有苔藓,全新的MONTAIL登山鞋也算还能稳稳地抓住地面。
大石板有三四百米高,第一段是最抖的,郝四边走边叮嘱,往上走,不要向下看!队伍并不是走在一条线上,而是分散成几路向上爬,几个向导有经验地走在队伍右侧斜坡的下方,我走在队伍的后面,不断根据前队行走的情况调整着路线,边走边向下望,时不时心里想,□□□,这么抖,但愿下来的时候别从这坡上下!昨天拉练的时候,在垭口我看到大石坡的左侧是一个草坡,我曾问老杨,从草坡上是否可以上去?他回答说可以。
大石坡很长,上了一截一看,上面还有一截,一截又一截,似乎没完没了。风开始凶猛了起来,呼呼地刮着,将低空的云赶得四下里乱窜。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吧,已经到了大石板的尽头,队伍在一块石头旁边停下来等待后队,东边已经开始发白,团状的云层在下面的山谷里梦幻般地移动着,如同人生,实在却又飘渺不定。
再往上,视线已经很清楚,路在曲折而风化了的山脊上延伸。上坡对我应该算是强项,我稍微加快了点速度,但每走十来步,会稍事停顿,让同行的雨菡能跟得上。前队渐渐地拉近了,善存片一“熊”当先、领导和裤爱自由跟着,而康康就在我们前一点的地方。善存片每两小时补充一袋进口能量,每半小时吃一片□□□(忘了是啥东西了),吃得他是头冒紫气,额前放光,虽个大如熊,然却走得如履平地,和他三天后在鸡足山的蔫摸样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后来在我写这篇作业的时候,阴差阳错地,我在另一个网站上看到庆贺善存片连登哈巴启孜的帖子,才知道“善同学”出道久矣,是带艺奔丛林投师的。
领导虽然血糖指数不逊于夏尔巴人,但是骑马上大本营可能多少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残废指数,或是根本就没把那“戴着头灯的大熊”放在眼里,她和裤爱自由不远不近地跟在善存片后面。雨菡在上大本营的时候落了后,越急越走不快,拉下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于是这回我就一路跟着她。她虽然走得有些辛苦,但很努力,每当她说累的时候,我就故意说,别装菜啦,在长坪沟背那么重的包三个小时还爬了七百多米到4600的卡子垭口,不比这累?
不知不觉间,天就完全亮了。越向上爬,地形越暴露,风越发得紧,原本以为到了雪线才需要的手套提前戴上了,大家个个用冲锋衣的风帽遮了头,头巾围了脸面,善存片还外加了一个很夸张的蛤蟆大雪镜。
八点半左右,还没什么感觉,队伍就已经到了雪线。我们的速度其实真不快,去掉最初的一段平路,大概是四个小时爬高了800米。
山路和雪线的交汇处是在一道沟边,雪坡沿沟上下大概有二百米,向上能望尽的一截大概百多米,越向上坡越陡,向下还有几十米的雪坡,随后是一个拐弯,再下就看不见了。而眼前的一段雪坡,由于日化和夜冻,已经成了软冰面。
我忽然地就有了一种害怕,如果从坡上滑下去,那可就不知道会滑向何方了。领导善存片康康已经换好冰爪在冰面上等待了。我匆忙地换好了冰爪,看看向导们,却依旧悠然地围坐在大石头上抽着烟。我再仔细地看了看雪坡,又看了看领导和向导。她们或沉默着,或继续抽着烟。对于大多数人,这是第一次上雪山,没有路绳的保护,难道连前锋收尾的安排都没有,连一点鼓励和心理暗示都没有?那一刻我犹豫了,收回了迈向冰面的脚步。
领导他们已经自行向雪坡上爬去,换好了冰爪的雨菡催促着我,我犹犹豫豫地踏上了冰面。
第一步迈出去就滑了一下,再迈一步,又是一滑。我将冰爪踢进冰里,人算是站稳了。向上望了望风中弥漫的雪坡和领导他们模糊的身影,再回望望在大石头上尚未起身的向导:然道我们真的成了有组织没纪律的散兵游勇?我想起藏校那些令人怀念的向导和协作,勇气忽然从我的身上消失怠尽。我怕,我不敢上了!我说。雨菡很吃惊地望着我,这一点都不可怕嘛!她说着,在冰面上向上走了几步。我可不想上了,我说着向后面喊了起来,有没有人要下撤的?如果没有人下撤,那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但后面的回答是:老袁要下撤!就在那一刻,我打定了下撤的主意。雨菡还想劝说我,但我知道,再往上,我已经帮不了他人,而自己的心态,连雨菡也远远不如。这次她是决不会下撤的,而我却没有她那种勇气,早在爬巴寨时,我就明白了这一点。就在这时,老罗跳下了岩石,跑向着领导他们追去,另一个向导小谢也来到了我们身边。他来得正是时侯。你带着她上吧,我不上了,我对小谢说道,接着转身就回撤到了山路上。

上到雪线之前的最后一次休息等待后队(裤爱自由摄)
(7)
老袁在下面一点的路边坐着,三个向导也还在旁边的石头上坐着。我在石头上脱下冰爪,一边等着,一边望着那道雪坡。坡上的队伍拉得很长,前面领导三个已经到了抖坡部分,背影在风与刮起的细“雪雾”中显得朦朦胧胧,后面隔了一截是雨菡,裤爱自由后上但速度比雨菡快,木芙蓉刚上雪线,而过山车还在换鞋。
我们开始下撤,刚撤了没十分钟,老袁就落在了后面,喊着要我们等一下。我和向导停了下来,这里还能清楚地看见雪坡,我和向导长久地注视着雪坡。老袁跟了上来,三个人一声不吭地一起望着风和雪雾中的人影。看到最后一个上雪线的过山车,我忽地拍了一下脑门:我该把保温瓶留给过山车的!我说。过山车没有保温瓶,只有一个领导借他的太空杯,在风中几个小时没有热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很遗憾自己竟然没在下撤前想起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来。
我们下撤的速度很慢。上到雪线时,老袁的体力已经透支,在下山的过程中,我和向导只能走走停停,等待老袁。而那颗依旧在向上的心,也让我时不时无由地停下,一次次地回望那几个越来越模糊的影子,一直到看不见了雪坡,还依旧不由自主地再三停下来,似乎想望穿那阻隔在自己和雪坡之间的山梁。
原本该凿刻在心里的记忆,从八点四十那一刻起失缺了,失缺在哈巴的风雾中,失缺在哈巴的雪地里。
雪线以下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上山没能看到的景色,全都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陪我们下撤的向导姓王,我问他该如何称呼好,他说称兄弟吧。老王兄弟四十多岁,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上到大学,生活虽然平淡,但也算有了寄托。
在大石坡上等老袁的当口,老王忽然就不见了影子,我坐在避风的凹处,虽有惬意的阳光,却无法释怀心里的沉重。我的目光在四下无目的地漫游着,忽然,眼前一道晶莹的反光吸引了我,我定了定神,看到是一颗小小的水晶石。我将它拾了起来,工整的六面体,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不明白,哈巴为什么要将这颗水晶呈现予我?我呆呆地注视着眼前的水晶,直到老王又出现在眼前,手上拿着三棵雪莲。下面有很多水晶的,看到我手上的水晶,他说。是吗,我说着,将那颗水晶小心地收了起来。
老袁下来了,看到好风景,就拿出相机拍了一通风景,接着还要给自己拍,还要给我拍。就这样,三个人走走停停,绕过了最陡的那段大石坡,用了整三个小时回到了大本营。
大本营里,郝五已经带着马帮到了。看到我们下来,开始为冲顶队员做饭,我问他到了几匹马,他说八匹骑马,三匹驮马。我很奇怪,应该是九匹骑马怎么是八匹?我和老袁都同意早点下撤,于是郝五不停地给郝四打电话,郝四带着队伍已经登顶,正开始下撤,有一定的危险,不便和郝五多说,郝五只好等待郝四的电话。
出发前我将最后一包方便面放在伙房里,现在正好派上用场。水还没开,老袁已经起了鼾声。我出了伙房,似乎是一种不舍的心情,驱使我在四下里走了一圈。
午后一点半,郝五终于等来了郝四的电话,两人一顿叽喳后,我和老袁开始下撤,我和向导老王徒步,老袁骑马晚我们两分钟出发。这两分钟最后变成半个小时的差距,老袁一直奇怪怎么就没追上我,我也一直奇怪他骑马骑到哪里去了?
之所以想早下山,是我惦记着一路的景色,上山时天气不好没拍什么照片,现在下山正好补拍。果然,三天前朦胧的景色现在是一片斑斓夺目。我边走边拍走得很快,两点半不到就到了上山午餐的地方,三点半到了大草地的木料堆旁。还有四十五分钟就可以到了,老王说。望着下面的哈巴,再望望上面的林子,忽然就有了点懈怠。两人于是坐在木料堆上闲聊。等到了村边,老王说他回一下家,叫我等他。我有点纳闷,已经说好到时跟郝四结帐的,他还跟着到郝四家做什么呢?摸约十分中,他回来了,两人一起回到郝四家,时间正好是四点半。
我们一坐下,郝四家的那女孩就端上了茶,问我吃点什么,我指了指柜台里的大白菜,说来盘大白菜吧,再来瓶啤酒。
老王坐了一阵要走。一起喝口酒?我望着老王的酒糟鼻说。好啊,什么时候?马上,等菜好了,我答着说。他望了望锅里的大白菜,那算了吧。出了门,握过手,我依旧不明白老王来郝四家的原因。
吃过喝过,我问了郝四家的那女孩,说是隔壁郝四的大娘家里可以洗澡,于是翻包收拾了东西过去,刚出门,就看见老袁骑着马回来了。看到老袁从马夫手中接过包,随手塞过一张票子:你帮我背包了,这点钱意思意思。我忽然转过弯来,似乎明白了老王跟我到郝四家的原因。
两人见面,互相诧异,老袁打听一路追赶一路,不但没追上,回来看到我连酒也喝了大白菜也吃了;我叨叨一路回头一路,以为他出发晚了,结果他竟然说最多只比我晚两分钟出发可怎么现在才到?
等他也洗过澡,看到郝四家正忙着杀羊准备晚上的烤全羊,两个人就相跟了,慢慢沿公路上村子的中心,到村委会那一片去溜达。转过一圈,在供销社里买了一捆啤酒,托我们来时的司机捎到郝四家,我们又开始慢慢地往回走。
路边种着向日葵,在斜阳下显得挺立而妩媚。向前望去,那向日葵仿佛就帖在哈巴的山脚。哈巴的顶峰在阳光下时而飘渺,时而显现。我立在村口的桥边,不由得呆住了。三百分钟原本该是铭刻在心的记忆,就刚被我丢失在那片白色的雪地里,一种重坠感牵扯着我的心,我极力仰着头,望着那山,想吐却吐不出心中的那口闷气。
(8)
从哈巴回来,我就开始写这篇作业。写的速度是最快的,但却只能中午半小时,晚上一小时零敲碎打地写,从八月二十四号写到今天九月十一号,用了差不多二十天。期间,那失落的三百分钟无数遍地回现我眼前,逼我一次次地去面对,一次次地去反思。
出发前,雨菡曾说,她是最郁闷的了,几次上雪山都没有登顶。那时,我还很随意地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山还在那里,你每次都在进步,能够参与是最重要的;在雪线上,在我等着下撤的时候,我吃惊地看到木芙蓉带着与启孜峰相似的神态上了雪线,虽然步伐艰难,却头也没回地向上爬。下撤,只发生在他们力所能及之外。
在那个时候,我没能理解他们。但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理解了。
对山的情感有多深,未能走近它的痛苦也就有多深。山的呼唤会时时响在他们的心中,为了找回缺失的记忆,他们会义无返顾地再次走向大山,而且,一次比一次地坚强。
我是在力所能及之内下撤的。内心痛苦的深重,是加倍的。今天,哈巴雪山的那道雪坡反复地在我的头脑中出现,当我再次审视自己当时的心情时,我问自己,当时你究竟怕了什么?
我无法回答。如果在雪线边,领导象平常一样朝我喊一嗓子,破帽子,象囚犯似的发啥楞,还不快上来!我相信我会一无反顾地爬上去。面对大山时的脆弱,渴望的是集体的力量。
心中那山的呼唤一直没有停止过,它用它无声的注视鞭挞着我。我知道,那呼唤不会停止,直到我再次地走近它,去拾回我丢失的记忆。

就在那条路上,我丢失了那段本该是铭心刻骨的回忆(裤爱自由摄)
2008/08/25-08/09/11
渗透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12 19:30:45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08-9-12 10:23:27的发言:
登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居士是一个心里素质极好的登山伙伴。
表要说得那么心酸。
其实,无论是否登顶,居士只要能有时间去登山,他已经很开心了。
对于这些爱山的人来说,登顶和高度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山里生活,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情!这20来天,相信他的身心将得到极大的放松,我们要为他高兴,表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我真诚祝福俺的登山伙伴--居士同学:平安、顺利、快乐、登顶!
等回来时,你请他饭饭的时候,表忘记喊上我哈~
猪头! 登顶和高度对他来说当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木有跟他同去,木有人跟他一起同擦鼻涕,一人冒泡没意思嘛。  笨!  
俺只请他酒,饭饭肯定是你请了。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12 19:34:09

以下是引用桑珠小莉在2008-9-12 10:31:24的发言:
切!
要是俺早点回来,希夏邦马可能就不会被耽误了。
俺还郁闷呢。
干脆,你请俺们饭饭算了!弥补一下俺受伤的心灵以及顺便完成一下那啥交接仪式?
 切!你又不是为偶受伤的,偶为啥要请你。 
 你是迷荤汤喝多了,找那臭小子算帐吧!耽误了你跟鼻涕泡的约会,让他负责赔偿!
作为补偿你,让他负责照顾好俺。嘿嘿。
 
作者: 街道主任    时间: 2008-9-12 21:07:45

两位桑姐姐真能灌水~快成水帖了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14 01:22:44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8-26 13:23:17的发言:
……
我无法回答。如果在雪线边,领导象平常一样朝我喊一嗓子,破帽子,象囚犯似的发啥楞,还不快上来!我相信我会一无反顾地爬上去。面对大山时的脆弱,渴望的是集体的力量。
……
无所事事的时候,重新读了一遍。
发现有新的内容了。
看了这些文字以后,我挺自责的。
因为太过相信好四他们收尾的力量,所以才在差不多的时候就上了雪线而没有等到最后。但因为后面队员力量的薄弱,基本上收尾都是专职的了。我应该的上山时间是在卷毛猪之后。
5个向导,8个队员(我可以不需要专职协作),力量其实不算太薄弱。善存片、裤爱自由、康康和我由老罗带着,卷毛猪有小谢,木芙蓉有老杨,过山车有好四,你和老袁有那个老王。
其实协作不一定要时时跟着,他们会在认为危险的地方等待大家,就像路上的三个冰裂缝,无论等候有多久,老罗都会停下来要求等到卷毛猪(也是前队的最后一个,剩下的两人都有专职的协作了)到了,再次出发。
集体的力量或者同伴的力量的确是挺重要的。
那次去登二峰,夏尔巴心里也没有底,我评估了一下他的实际情况后,告诉他:夏尔巴,我觉得你能行。原本准备放弃的夏尔巴后来登顶了二峰。
但登山不能完全依赖协作或者向导,那样,还有什么乐趣可言?登山还是需要一些乐趣的。
你们平时都被惯坏了,如果大声呵斥也是一种宠的话。
我很抱歉。当时,我以为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知道你面对的心理感受。否则,我会停下来“呵斥”你的。
好在你登过启孜,否则你的记忆失缺得更多,而我的自责也更深一些。
下次吧。
作者: 老箩卜头    时间: 2008-9-14 20:25:20

好熟悉的地方,难忘的记忆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16 05:30:5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5 21:57:32编辑过]


作者: 裤爱自由    时间: 2008-9-18 00:36:19     标题: 回复:(保温瓶)失缺的记忆


刚刚看到这个帖子,想不到保温瓶的文笔这么细腻这么感性哈!仿佛回到哈巴的难忘时光,等待攀登新的高峰!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08-9-18 03:55:28

其实这趟出行和善存片、裤爱自由、过山车、南方、逍遥公子都是初次认识,认生,所以也没有去记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不想这样的活动没留下作业,加之心里总是挥不去哈巴的影子,所以才写了作业。
其实,一个男人心里或显或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有一座大山的形象吧,比如自己的父亲,比如让自己感动人和物。而当有一天能走近真正的大山时,带给他震动与感动的心情或许是复杂的,一半或许来自山的本身,一半或许来自他一生所累积的对困难与挫折巍然不动的向往与崇敬。
越是脆弱的人,这种认识与感动或许就越强烈,比如我自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19:56:38编辑过]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18 22:43:44

以下是引用保温瓶在2008-9-17 19:55:28的发言:
越是脆弱的人,这种认识与感动或许就越强烈,比如我自己。
你的脆弱倒没太多感触,但你的沉重却是受不了,好好的就唉声叹气,一付苦大仇深的样子,似乎谁欠了你八百吊钱似的。
作者: 节彼南山    时间: 2008-9-20 00:15:44

“will you tell the folks back home,I nearly made it.”有一次听这句歌词时正是我人生的极度低潮期,结果眼泪一红,眼圈掉下来了。慰问帽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落河源隔座看,不已经很好了吗?我每天海拔几十米。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20 00:38:45

以下是引用节彼南山在2008-9-19 16:15:44的发言:
“will you tell the folks back home,I nearly made it.”有一次听这句歌词时正是我人生的极度低潮期,结果眼泪一红,眼圈掉下来了。
慰问帽子。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落河源隔座看,不已经很好了吗?我每天海拔几十米。
失缺有时候比圆满更美啊,至少更耐人寻味。

作者: 桑烟    时间: 2008-9-20 01:39:02

楼上两位挺能安慰人的嘛,咋不见对俺这么好?!尤其是土妞总气俺。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9-25 00:02:16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08-9-25 03:23:04

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20:11:53编辑过]


作者: 丛林老虎    时间: 2008-10-15 03:43:19

又见大作!喜欢!放弃比坚持艰难得多。那山,那人,熟悉的,想念的。不在深圳很多天,发生了这么多事啊。呵。。。。
作者: 丛林老虎    时间: 2008-10-15 04:30:42

看到尿急了,终于看完了。为啥 我们去的时候没有这么印象深刻呢?好像走着走着就完了似的。期待下一次。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10-15 19:17:36

以下是引用丛林老虎在2008-10-14 20:30:42的发言:
为啥 我们去的时候没有这么印象深刻呢?
好像走着走着就完了似的。
那是你没心没肝,就知道粘着别人。
好四见面就问:你的那个同性恋朋友没来啊?
换头像了啊,怪怪的感觉。
原来老虎也是有心有肺的,不是“华南虎”。
作者: 朱槿    时间: 2008-10-19 23:18:33

破帽子,继续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9 15:19:18编辑过]


作者: 鬼马    时间: 2008-10-29 03:21:07

突然冒出一个好奇:破帽子一个人的远行,会是怎样的心境?我想起了天雷的点评:在人多的时候,你最落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8 19:39:40编辑过]


作者: 桑珠小莉    时间: 2008-10-30 00:34:29

以下是引用鬼马在2008-10-28 19:21:07的发言:
突然冒出一个好奇:破帽子一个人的远行,会是怎样的心境?我想起了天雷的点评:在人多的时候,你最落寞
落寞的表情,有颗沸腾的心--点评:自作自受!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08-10-30 15:58:46

上研的课目都忘了,除去第一堂的政治课。
开讲伊始,就是“做茧自缚”的大论,如雷灌耳,经年难忘。
从狭处说,无为是做茧自缚,为之便是自做自受了。从广了说,一慨是自做自受。
以为人的一生,多是因做茧自缚而悔恨。
于是宁去挑了狭义上的自做自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30 7:59:38编辑过]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0-5-27 18:29:18

只要有机会,还会去哈巴——哪怕仅仅去看看郝四和罗“大哥”。
作者: 踏浪    时间: 2010-5-28 05:29:42

我相信如果这次您去冲顶,以您当时的状态会很轻松的,从徙步一开始我就很希望您能和我们大家一起去冲顶,所以当您说到,如果您上的话,您会带一块压缩饼干,我趁机说分半块给我。其实自秦岭后,我对压缩饼干是敬而远之。您不去登顶应该是给自己找一个理由,以后有机会就常去哈巴走走,哈巴可能有您大多的记忆、、、、、、
作者: 破帽遮颜    时间: 2010-5-28 21:59:48

以下是引用踏浪在2010-5-27 21:29:42的发言:
叫我“破(记住要重读)帽子”就好了。。。。。。
作者: 五味子    时间: 2010-5-29 00:34:48

以下是引用踏浪在2010-5-27 21:29:42的发言:
我相信如果这次您去冲顶,以您当时的状态会很轻松的,从徙步一开始我就很希望您能和我们大家一起去冲顶、、、、、、
为什么一定要登顶?
每个看着我的眼光都在说:你一定想要登顶,你是这样的人
其实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过登顶与不登顶的想法,虽然我常常问帽子为什么不登——我只是讶异于他这么早就有了决定。
我的想法从来都是:量力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除外去年动力深圳那次,那次实在是被完成的。
那天晚上我并没有祈祷天气变好,我只祈祷好四无论如何来叫我,让我走一走,走到哪里都无所谓,只要去走过了,便无怨无悔。
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时,登顶便顺理成章。若天不从人愿,亦已尽力,也没有太多懊恼。所谓遗憾,不过是找个借口想与它再次相见。

作者: 路的尽头    时间: 2010-6-22 03:52:40

顶下LZ写的真是好极了,佩服




欢迎光临 丛林穿行者 (http://bushwalker.net:81/)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