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穿行者
标题:
黄土地,青纱帐
[打印本页]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7-31 14:03:10
标题:
黄土地,青纱帐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4-4-2 01:00 编辑
老家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7-31 14:09:44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08:03 编辑
庄稼
作者:
天雷地火
时间:
2012-7-31 14:09:54
去山西了?!
作者:
雷暴
时间:
2012-7-31 14:47:28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在写到自己的故乡时,除了少数人,几乎是一致地把故乡定格在农村和乡间小道,定格在农村之所以被称之为农村的事、物、人身上,偶尔也把准星瞄向了被农村广泛包围和分割出的一个个小镇——在六、七十年代,它们只是农村的苦胆和盲肠,有着最高来源的病毒通过它们经常性的病变,常常会引发整个农村肌体的休克和幽闭。它们在与农村基本相似的同时,也稍带一些与真资格的农村有所区别的异质成分:商品粮、单位、上班、星期天、照相馆、布满泥泞的街道、盖满公章和钢印的城镇户口本……等等。这是广泛的意识形态大面积的、故意性的做法,带有某种喜剧色彩;奇怪的是,它又是以故意性地制造病变来表达自身的。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把自己的故乡定格在乡村和小镇,这一现象其实相当容易得到理解:在一个农业国家和一个全新的、大一统的并且在彼时彼刻还相对封闭的国家里,对于在六十年代出生而在七十年代度过童年的中国诗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都是农民的后代,有着几乎相似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几乎都是一边玩尿泥,一边从“毛主席万岁”、“我爱北京天安门”开始了娱乐、识字和读书。
————《60年代的“怀乡病”》 敬文东
作者:
丘陵地带
时间:
2012-7-31 15:50:14
最后面一张是什么果实?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8-1 08:04:27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08:08 编辑
水果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8-1 08:09:53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08:15 编辑
建筑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8-1 08:16:11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14:05 编辑
庙会与圩集
作者:
孤岛
时间:
2012-8-1 09:24:18
帽子猪的幸福生活,躺在文物堆里面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8-1 13:55:15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13:59 编辑
村子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8-1 13:59:59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14:04 编辑
纪念馆
作者:
保温瓶
时间:
2012-8-1 14:06:29
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8-1 14:07 编辑
最后:全景图
作者:
白玫瑰
时间:
2012-8-1 14:55:20
谢谢帽子!
作者:
朱古力
时间:
2012-8-1 21:55:57
玉米比较帅
作者:
子茵
时间:
2012-8-2 14:11:58
生活在历史中。
作者:
桑烟
时间:
2012-8-2 14:22:56
拍了那么多水果,又不带点回来米西,烦人!
欢迎光临 丛林穿行者 (http://bushwalker.net:81/)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