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长篇连载 一朝深度回顾
丛林梦
引子
我一直很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如何加入丛林的。当我在2012年9月2日大雁顶的活动中提到我的上线“奥尼尔”时,一旁的桑珠小莉就高声嚷道:“什么时候我见见他,找他退货!”
退货!《平原游击队》里的吴有贵有一句台词:太君,你要是枪毙了我,谁来给你们敲锣打鼓?
如果真的把我这个保温瓶退了货,谁来写这部关于丛林的回顾?我曾经建议桑珠小莉着手写一部丛林回顾史,而她却表现得毫无紧迫感,或许她是自信人间二百年?等自己真的开始思考时,我发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让她再次面队丛林十二年的历程去做一个完整的表述,真是为难。别看她心向佛门,但得道不易。挥不去的,释不然的,总还有把?否则,她为啥偏让我去写什么小说?
写什么小说?当然只能是关于丛林的回忆。放眼丛林,如果能写的不写,那就只能矮子里拔将军。自信有灵感的桑珠小莉大概认为这个叫保温瓶,善于到丛林史料堆里翻陈糠烂谷子的人,可以越俎代庖,写出篇仿若《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丛林梦》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我对丛林的事知之甚少,所能展现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况且,我还算是一个带艺投师的,脑后虽无反骨,但根总是不正。唯一的优点,是过去的几年中写作业积极,此外还有忧虑感和紧迫感,总在担心丛林哪天就会散伙,因此也萌生了一点责任感。
我开始起笔是在2012,那年的年尾已将踩着年头而至,而看着丛林“终生成就奖”下的寥寥名单,那时的我就想,下一个丛林的红火年代还会来到吗,回顾自己横跨十几年的丛林经历,淡忘的和依旧清晰的,如同一团乱麻,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完成这部丛林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看着窗外透进的如火光影在桌面上缓慢而毫不停息地移动,它已经烧光了我的头发,难道还要等它再烧光我的记忆?人常是被自己,而非被命运所耽误。如果我只知道仰望天空,那么最后总概一生,或许只剩得一句:如昙花露水,似神马浮云。
当然,这注定是一部很快就会如泡影般破碎和消亡的《丛林梦》,不能如不朽的《红楼梦》那样引无数人无尽叹息,但或许可以引得某些人片刻的叹息吧?毕竟有那么一小撮人,将一生中很大的一部分美好时光投入到其中。
几经思虑,我最终还是决定写出这一场牵涉到和那些年那些人的那个丛林梦,并且是在我获得丛林第八朵小红花的那一天,艰难地开始下笔。
第一回 无意一朝入户外 深藏两载窥丛林
认识奥尼尔,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缘由自然是由于户外活动。大约是在2000以前吧,那时刚知道网络,很神奇于瞬间就可以和在日本的朋友相互传递邮件。时隔不久,最经常访问的网站之一,是“深圳之窗”的“户外论坛”板块,它吸引了我太多的目光。而终于,在我看到某次马峦山的活动游记、照片和地图以后,我给一位叫做“阿正”的网友写了封信(你知道那时写信要贴邮票吗),问上传的地图是哪里找的,能否给我复印一张。阿正很快回寄了一张地图的复印件,那是《深圳写真地图集》中的一页。
从此我开始关注一个称为“徒步深圳”的户外网页,它成了我户外活动的起点。
我的第一次户外活动路线,走的是东冲——大雁顶——杨梅坑,在当时,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线。那时的我没有任何户外装备,穿着工作服和带钢板防护的劳保鞋,不过那时的我体力很不错,爬高窜低也算灵活。从大雁顶下到杨梅坑的一段,在我们之前仅仅只有一只队伍走过,当时必须从没有路的陡壁直溜下谷底,然后沿着不见天日的谷底插到杨梅坑河。
虽然现在看来那样的活动只能算是小儿科,但在当时却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户外活动是这样玩的啊!
徒步深圳的圈子很小,前后只有十来个人,我的丛林上线奥尼尔是在我之后加入这个小圈子的。和深圳其他的户外队伍相比,我们这只队伍只能算小小的“游击队”,最远只到过郴州的仰天湖,那次我将胶片机借给了山友大傻,自己却没有参加。不过,深圳周边的路线,当它们还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就几乎都被我们走遍了。那时溯溪老虎涧,是沿着山涧边缘一直攀爬上去的;第一次走海柴角,是徒手攀上断崖的。今天的我已经很难想象当时是怎么做到的,而在当时想法却非常简单:如果你能爬上去,那我也能。
活动的圈子虽小,但深圳论坛的户外板块,依旧是常常去关顾的。包括曾经上过“居士要骂人”帖子的居士,还有什么老爬虫、棒球帽子等,都是那时耳边熟悉的名字。记得另一篇疑似居士的帖子,是“XXX与大腿”,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在通篇唠叨过后,最后说标题中的大腿不过是个噱头,与帖子内容无关。他的这种写作手法后来曾经被我仿效过。后来有一次,我们的队伍和居士的队伍在排牙山相遇,应阿正的提议,两只队伍在一起合了影。那时我带着胶片机,按人头将照片洗了许多,但最终没有办法一一分发到。而见到老爬虫,则是在入了丛林后,一次在七娘山上碰到独行的他。队伍中有人喊老爬虫并上去搭讪,于是我很认真地打量了一眼这只未曾谋面的“大虫”。那个棒球帽子后来建了个网页,大概是叫“旅游之子”吧,我曾参加过一次他组织的活动,去的是婺源、三清山及黄山。
不过,我的记忆里,实在记不得曾经在那个板块中见过“桑珠小莉”的帖子,或许那个时候,她还梳着辫子穿着皮鞋,没有从城市的茧壳中蜕变出来吧。
几年后,当自己有了一些户外活动的经验时,这个小小的户外圈子也逐渐消散了。原本不多的几个主力,或去了他省,或到了国外。唯一和我保持着松散联系的,就只剩奥尼尔。
2003年,“徒步深圳”原本就不多的活动趋于稀罕的时候,有一天不知提到了什么,奥尼尔告诉我,深圳有一个“丛林穿行者”户外网站,他参加过几次活动,去过海柴角,他说参加那里活动的主要人群不是嘴上没毛的小年轻,而多是有些年纪的,组织活动有板有眼,比较适合我们,让我有空关注一下。
于是,我就开始不断浏览这个“丛林穿行者”网页,那时不注册可以看帖,但不能报名参加活动。大概是在2003年的7月,丛林换了新网页并要求大家重新登记注册。我是眼看着重新注册的名单在迅速加长的,由于注册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在经过了好几天的犹豫后,我才在丛林网上注册了一个JCHEN的网名,流水号我还依稀记得,大概是455。如果没有那几天的犹豫,我的“资格”说不定会排在那个现今的“参议员”雷胖子之前。
但我一直也没有参加丛林召集的活动,一个周末花费150元去爬山,对于当时的我是很难想象的。我只能潜伏在暗处,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津津有味地浏览丛林活动的游记和照片,随着时间的延伸,那段时间的丛林风云人物:桑珠小莉、反斗乖乖、98981698、随风、昏鸦、供品、浪子,便一个个开始在头脑中鲜活起来。除了浏览,我还保留了一些当时的网页,如果不是后来更换了工作和电脑,现在多半还会存在机器里。
这样的做法维系了差不多两年,期间后来那个叫小号的在04年的春天进入了我们的办公室。不久我们第一次一起爬排牙山,那一路把他累得够呛,我因为背七背八地背了一个大包还一路等他,遂获得了一点小景仰,排牙山之后,他很快也就“落水”了。
几乎同一期间,办公室的老王对于在附近的行走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周末的时候,三个人就在附近爬爬小山,做一些短距离的徒步。记得丛林组织过一次“排牙向西,丛林向东”的活动,那之后不久的一个周末,几人一起喝酒闲聊,酒席将散,老王背起了叶圣陶名篇《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名句:散乱的谈话当然形不成什么决议案。大伙受了刺激,立刻决定第二天上排牙山。次日是周六,我们从水库上到排牙山脉,然后一路向西,经花山仔过柴禾岭,而路途依旧遥远,最后老王似乎伤了元气,干脆在路上席地而卧。那天回来我写了一篇作业,名字叫做《多走了三五里》。
如此这般地在附件转悠了一段时间,渐渐也就多了走得远一些的想法。终于,结束窥探投奔丛林的日子在2005年的4月到来。
而早些日子,关于98981698将赴加拿大的消息已经在丛林网上引得无数美女黯然伤神,无数帅哥扼腕叹息。在当时我的心里,丛林领队排第一的自然是桑珠小莉,第二的是反斗乖乖——虽然04年后她渐渐淡出,第三就是98981689。于是,当98在4月发出临行前的阳朔召集帖时,我终于决定报名。根据小号的回忆,是我先定好了参加活动,并告诉他,由于临时要出差,我是委托他帮我报名的,因此我的报名落在名单的最后。
那次活动的第一天是从葡萄经过石头城到兴坪。那次当前锋的是阿明,他头箍毛巾,扮像有三分像东赢浪人,他走得很带劲。而98就不断地调侃说他打了鸡血,走路姿势不对,让他重新走过。“姿势不对,重走”是哪位领队的创举现在已经无法考究,但在我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时候就绝对已经风行了。180那时也算新人,他披着猩红的雨衣,路上惊动了一头公牛朝他追去,吓得他夺路狂奔,而这仅仅是我所知道的180在丛林三次狂奔中的第一次。
那天晚上原本计划在兴坪的漓江边露营,后来由于天气原因改为住店。98以及财务海燕和简儿那几个老队员每个人手里都挽着个袋子,我很新奇,有人告诉我叫防水袋,于是活动回来以后我也在极星户外买了一只,这大概算是我的首款户外“装备”。
第二天走漓江是反着走的,只走到九马画山一带。这之前我走过一次杨堤到兴坪,那时两岸相对原始,来回要坐三次竹筏,中间还在江中飘荡了一阵,,那时江水比较充沛,行到中途,忍不住在漓江中游了一把。此次重走,虽说景色依稀,但跟着大队伍,可谓没心没肺,心情于是两般。
阳朔回来到了四月底,一天收到奥尼尔短信,说他五一准备去广西的乐业、巴马、凤山、大化一线,问我去否。那时98也在丛林发贴,召集他告别前的最后一次活动。由于想再去乐业看看,犹豫了一下,我决定跟奥尼尔,而小号决定跟98。现在看来,05年跟奥尼尔走这条线,属于前瞻之举。
印象中奥尼尔是在磨房发的帖子,我算是特招,用不着报名,直接背着行李去集合,由于不清楚汽车时刻,差点就耽误了。队伍共十一人,我熟悉的只有坤雷,另一个是萧然,萧然是陕西人,这让我在喝酒的时候和她多碰了一杯。乐业、凤山和都安的县城都紧靠着山根,每天住下之后,我们几个就打听好上山的路线,清晨起来,奥尼尔、我、萧然几个就先登一次山,连续三个早上都是如此。这些山虽都只有三百来米高,但都是火山熔岩,不太好爬。我们总是用最快的速度上爬,登顶之后,在清晨的阳光下俯瞰全城,确实有一种惬意。凤山边的山比较高,攀登比较辛苦,等我们下山,大家已经在四处寻找领队了。
首站的乐业,大家去大石围天坑,由于我早先去过了,因此独自去见了两个学生。中午从县城到了磨里的布柳河,大家去漂流,我和师傅吃了饭,然后又去看了一位学生。大家漂流完,车沿河盘山直上数百米,路况危危。我们请的师傅技术不错,但九九不少,牢骚不断,或许是中午吃得不错,师傅有惊无险地一气将车开上山顶。经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名“金牙”,到达凤山已是黄昏。
次日从凤山出发,游玩了波心水源洞和三门海,那时这些景点都还是简陋的原生态,在三门海中,受不住海子的诱惑,下到清碧的潭中畅游了一把。随后在老乡的带领下,我们还花了一个多小时穿越了一条相当长的地下溶洞。下午驱车进入巴马,沿盘阳河逶迤前行,等到了百鸟岩,大家一下就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不但下车狂拍了一阵,还集体威逼奥尼尔让他改变计划,就地露营。
奥尼尔派人去甲篆采购,其余队员搭好帐篷后就在河滩边游玩。河里有鱼,用盆子随便就捞了不少。晚上大家在河滩燃起篝火,喝着啤酒,说南道北。做完大厨的我就开始喝啤酒,喝得迷糊,早早就钻入帐蓬,而奥尼尔和一干人等还在闲散在河滩上。印象中河滩上的人群后来还惊动了周围的保安或是村民,在高高的公路上喊了一阵什么(听说是要求灭火),于是大家才很扫兴地灭了篝火,散了聚会。
第二天经巴马向北,沿着弯弯曲曲横跨几十公里的岩滩水库,去大化的七百弄。广西的“弄”就是大山围起的深坑,在其中的一个弄底,我们见到了奥尼尔几番提起的巴马香猪,那猪个头不大,黑白相间,机灵得很。最出名也是最深的一个弄是甘房弄,深有五、六百米,沿石阶下去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弄底很大,后来听说有三百亩的农田,长着老高的玉米,弄底住有三十来户人家。在村里有人和我们招呼,那是村长。我们于是从他家房前的楼梯爬上去,上面那层是住人的,有一个宽阔的敞开式前厅。那时游客还比较稀罕,我们于是在村长的家里边休息边聊天。我很想在这里呆上一晚,村长说你们想住多久都可以,可惜其他人没有想在此停留的。村长的房后有水源,弄底雨季不涝,除了进出爬高,居住本无大碍。2013年电视台的地理中国有专门介绍甘房弄的节目,不过那时我们都只是普通游客,纯粹走马看风景而已。
在乐业的那晚,晚饭过后,奥尼尔和我坐在客房外的台子上聊天。那天两人聊了很久,基本上我是述者,他是听者。感谢他的耐心和理解,也许正是由于这次长聊,那以后,我们也就一直维持着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丛林七周年还是八周年的年底聚会,下午大家在中心公园做游戏,奥尼尔就在马路对面的楼上办公,遥见我们,还专程下楼到公园一叙。
这一年的五一之后,桑珠小莉召集恩上村上走马岭活动,报名人数很快超过四十。那时丛林的活动参加人数四五十人简直就是小菜,不象如今常是一双巴掌就能数过来。我决定参加这次活动,见识一下这位丛林的掌门和众多的丛林精英。
欲知事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释迦栋桑珠小莉黯然 园潭村夏天组合夺魁
2005年五月中的那天,队伍在盐田区政府前的广场集合。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桑珠小莉召集的丛林活动。除了反斗乖乖和98,当时的丛林精英几乎倾巢而出,争相在我这个新人面前露脸。他们中有供品、小鱼儿、随风、雨菡、云端、黑哨、偶然、乾坤、酸菜、红砖、布老图、比尔、丛林菜花、昏鸦、美人松、雷暴等。而相对的“新人”除了我,还有野狼、孤岛、老寒等。
远远地,我就看见广场中围有一群人,一个裹着疑似阿拉伯头巾的瘦高个,手中拿着名单和铅笔,用拖着有气无力尾声的语调点着名,手中的笔就画着勾。这就是那时经常在丛林网上露脸的桑珠小莉,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没有什么印象,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给人一个性别模糊的感觉。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倒是云端。那时他是丛林的CEO,说白了就是丛林库房的管家。他很卖力地展示印有丛林标记的T恤,那是一个背着包得意地迈着大步的小公仔,这个卡通形象是用油漆喷在T恤上的,占据了前胸老大一块地方,是谁设计的直到今天我也没搞清楚。T恤的颜色有几种,我买了一件草绿色的,后来成了我穿着次数最多的一件丛林T恤。
那次活动还能隐约有点印象的就是砖头,行走的路线也只记得在恩上村的桥洞下休息了一阵,为了寻找上山的路口还花费了一点工夫。这次活动的真正意义是在桑珠小莉面前点了过卯,从此算正式入了丛林。
那个时候,丛林真正吸引我的活动是千米山。两周之后,桑珠小莉召集释迦栋和鸿图嶂。这是丛林的第41/42座千米山,山的名字也似乎很有点禅意,想报名但还需要等待。那时丛林的规矩,千米山的帖子先放在“千崖凌云”中,那是一个需要权限的版块,非千崖凌云的队员只能在外面干瞪眼,一直憋到周二帖子放出来,不定还有三个五个或是七个名额,于是包括孤岛、野狼、180和我等一干人就一轰而上抢位。那时的千米山真是火,对于千米山的回忆一直是我们这班队员抹不去的深深记忆。早些时候丛林时兴过将队员的名字串起来编笑话,于是我也将那次参加活动的队员串成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雨寒一把淋,猫眯遁无影。
昏鸭盖地虎,野狼孤岛行。
丫丫蓝天鹤,吉吉红砖径。
紫梦释迦峒,光远鸿图顶。
这第一次的千米山,还没出发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晚上在嘉旺用过餐,就在前往体育馆集合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上,一场倾盆大雨忽然落下,召集帖上“不准迟到”的要求使人不能等待也不能后退。等到了体育馆衣服已经全部湿透,登山鞋也成了水鞋。幸亏那时作为新人斗志高昂,对千米山的好奇与渴望更使这一切都显得不值一提。
那个时候的千米山,显然是有培养新人的考量,比如除了露营装备,各人还要自带炉头和5餐的食粮。而不可预知性可能使得一切准备都成了白忙乎。第一天登顶释迦栋的时候,恰缝风雨交加,队伍根本就没有休息做饭就直接下撤。第二天学了点乖,大早起来为中午准备了一盒凉面,谁想登顶还不到十点。而不知为了什么缘由,桑珠小莉忽尔就将头埋在胳膊里半天不露脸。
我是很缺少想象的,也不知几个老队员眉来眼去嘀嘀咕咕搞些什么名堂,直到大概是孤岛在旁边低声了一句:“曹队哭了”,才有所感觉,心里还诧异,爬山爬得好好的,犯什么哭啊。
那是藏队十四座登山队的山难。
对于雪山,那时我还懵懵憧憧完全没有概念,根本就想不到忽然有一天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来得快的去的往往也快,准备好的午餐也没吃上,队伍就从鸿图嶂下来。出山的路上见一山,秀气的如一个标准的“人”字形,桑珠小莉忽然就来了劲,用杖一指,上!那时为了进千崖凌云,谁肯落后?大家于是没头没脑地又爬了一座山。
苦和乐常是一对孪生兄弟。那次的千米上虽然苦,苦到不但要爬山,还要推车上山,但也非常有意思。镇政府楼上的豪华露营,昏鸦和野狼不停的斗嘴,野狼的即兴嚎叫与180的满嘴跑火车,真能让大家把爬山的苦全化成笑,撑在肚里一个星期都回不过味来。
写到这里,我想起小学的一篇课文《夏天过去了》,改一改就成了一篇千米山的诗文:千米山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那一个个的早晨和黄昏,像一幅幅图画出现在我的眼前。清早拉开帐篷一看,田野一片绿,天空一片蓝。多亏夜里一场大雨,把世界洗得这么新鲜。
什么时候,那种曾经的千米山还能回来?
这样经过三次丛林活动:探试,点卯,千米山,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也算是完成了在丛林的“华丽亮相”。
到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我和小号约好,两人一起出游。我们请了一周的假,连上前后周末有九天。功课是我草草做的,由衡山经凤凰梵净山再到遵义小休喝两天小酒。
第一站是衡山,五岳之中这是我迄今为止上过的唯一一座。一夜火车再换汽车到了山脚,刚经历了千米山考验的两人,就琢磨要找一条非大众的路线上山,于是扛着包一路上到黄龙寺,碰见个老乡,带着我们走了一个小时的古道,期间不乏钻丛林拨茅草,上到了南台寺。再往上,受摊主的忽悠,走了一段错路,经过一下再一上,满艰苦地在雨中上到祝融峰。那时两人还是以快速登顶为目标,内涵修炼严重缺乏,对山上的古迹遗存等都没有好好看一下,现在想来也是遗憾。
黄昏赶到衡阳,抗战期间方先觉将军领导的衡阳保卫战是多么悲壮惨烈,可惜我们并没有在此停留的打算。受卖票MM的甜言,多花了几文钱买了两张火车票,一节站票,一节坐票。结果车上空得很,一路躺到吉首。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凤凰,之前看的许多关于凤凰的帖子早已经烂熟于胸,刚到凤凰我就和小号约法三章:必须完整地呆上一个整天,去哪里不做计划只随心,每餐只点两个菜。当然,最后一条实行起来有点难度。我们住在直对北门的望北江客栈,沿路下去十来米就是跳岩,顶楼只有一个房间,外连着一个十多平米的露天阳台。眼前就是沱江,那感觉,你说有多爽!
摆开桌椅酒菜——当然超出了约定——开了啤酒长饮一口。夕阳从城门北楼的后面在空中映出一片红霞,揉合着江水中抖开的光斑和跳岩上闪动的人影,八年了,这一幕依旧时常会映在我眼前。那一次我们穿越了南华山(刚入丛林的后遗症),去了腊尔盖和江山;在路边帮老乡插了半垅秧,在长潭岗水库里泛舟畅游。离开的时候,小号带走了一顶斗笠,我带走了一份地图。地图上盖了七八个印章,其中一枚刻的是:天下凤凰。
两个人同行的好处是效率非常之高,几乎所有的决定都在瞬间做出,说走就走,说停就停。离开的那天,在凤凰的路边等到去铜仁的车,换车到江口,再倒车到了梵净山下。
光听名字就让我十分喜欢的山,梵净山排第一。名字空灵,但给人许多遐想。上山有八千级台阶,我们到山脚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和小号约定,每上一千级休息5分钟。职务是出发前就定好的,我前锋他收尾,他摄记我文秘。就这样,我们花了三个小时上了山。找了一家客栈放了行李,转身去登顶,往上又爬了十来分钟,见镇国寺,从这里可以见到新老两座凭空凸兀而立,各有百米高极其独特壮观的金顶。小号立刻翻悔,说我们应该住到镇国寺才对。于是两人返回客栈找了个借口退了房,到镇国寺重新定了房。
金顶有两座,我们决定先上新金顶,次日登老金顶看日出。
新金顶象是纽约的双子座,一条狭长的甬道在两峰间攀升,层层叠起的岩石间不断地渗出水来,走在其间沁凉直透心底。两峰上各有一座寺庙,其间有石桥相连。寺庙是石墙铁瓦,应该也只有这样才能抗住山顶的劲风。我们在金顶上流连,直到马上要天黑了才下来。晚上就着开水啃了些干粮,在潮湿寒冷的被窝里卷了一宿,次日大早就起身上老金顶。老金顶稍远,中间经过著名的蘑菇石。老金顶上也有一座由信徒捐建的水泥寺庙,老金顶比新金顶高一截,庙的名称也名副其实:玉皇顶。
在山顶远眺,场面巍巍壮观。虽然只有一个卡片机,拍得的照片至今依然令我感慨心动。
快乐的2005年转眼就到了7月。丛林四周年的帖子刚出笼,我和小号就报了名。活动要分组,我俩加上夏天和秋水组建成立了第一个组,第5组。
活动前我去翻丛林前几届庆典活动的老帖子,一翻翻出了三周年庆典丛林加1恳请加入美食组,曹队批日加1没有送礼,不在内定名单中,加1再次恳求,声称已经成为专业削土豆皮的高手,曹队再次驳回请求,称要学会剥皮抽筋,届时杀大恶用得上云云。再翻一翻,翻出了反斗乖乖的戏谈丛林兄弟姐妹一帖,几次笑倒后,遂将第5组队员编排为短文一段:
夏天就要过去了,保温瓶里的咖啡醇香依旧;小号绵长的旋律里,秋水边荡起四周年庆典的欢乐。
不但如此,根据从老帖中得到的灵感,构想出了为第5组编写的节目:模仿《艺术人生》的形式,编一个《丛林人生》特别节目,和随风谈往事,和加1谈美食,和昏鸦谈修大炮。其他人都已经事先串通好,而昏鸦注定是不肯合作的,就用“丛林是我家,我家有昏鸦,昏鸦不听话,曹队管管他”,把桑珠小莉也拉上台,问她写那些诗的灵感,问她对巴乔的崇拜和对丛林今后的期望。
想法很妙,但四周年的评委显然缺少艺术根基,若不是孤岛暗中相助,最后冠军的荣誉就被180那一组给抢跑了。
那个时候,参加庆典活动比爬千米山还累。别说布置会场,搭帐篷,埋锅做饭,还要比赛和表演,比赛要比一天,分两个半场。
因此精壮的劳力都去了什么活动组、裁判组、晚会组、摄影组、器材组等等。那时的雷胖子还没摸过数码相机,连摄影组都没混进去,只好去了器材组扛音箱。即便这样,参赛组也还有13个,老队员如叶立文、砖头、野猫、大狮领衔的组倒不可怕,因为他们心态好,重在参与。强劲的是新人老寒、180、蓝天鹤几个领衔的小组,一心瞄着冠军而来。
本来我们组的心态也很不错,不想半天三个项目比赛下来居然排名第一。比较有创意的是密语传递,编了些诸如“丛林老虎漫游孤岛,小肥羊不幸遭遇野狼”之类的密语让队员跑着往下传,结果自然笑话百出。到了晚上的演出,等我们组夏天的舞蹈和秋水的独唱结束,据孤岛暴料,裁判已经有给十分的了,而我辛辛苦苦准备的节目只进行了一半,就被强令停止,这成了丛林历史上仅有的二次冤案之一。后来自己分析,大概是桑珠小莉预感下一个会把她拉上场,表演才落得这样的下场,而如果当时表演能顺利结束,历史就将被改写,桑珠小莉就将史无前例地站在舞台上面对丛林众生。
是夜园潭村一场暴雨,疑似在昭示裁判的不公。
尽管第5组在晚会上遭遇滑铁炉,但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依然斗志昂扬——这要多亏了小号,而180他们的第8组就以为冠军已经是囊中之物。那次孤岛是裁判组的记分员——因为是摸样憨厚的新人哈,显然同情我们第5组的遭遇,当看到比赛最后的分数仅有微小的差距时,认为真正的冠军应该是我们第5组,因此在最后时刻拽了一下180的衣角,于是第8组以半分之差排在了第2名,而我们第5组按孤岛的说法“借上帝之手”夺得头筹。
四周年冠军的奖品,那件快干衣,我一直好好地保存着,每当看见它,就会嘟囔一句:园潭村的夏天过去了,我还十分想念,多谢孤岛酒后颤抖之手,还丛林一个清新的四周年。
欲知事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走过丛林
契子
我一直很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如何加入丛林的。当我在2012年9月2日大雁顶的活动中提到我的上线“奥尼尔”时,一旁的曹队就高声嚷道:“什么时候我见见他,找他退货!”
退货!如果真的把我这个“破帽子”退了货,谁来写这部丛林回顾?我承认,我对丛林的事知之甚少,所能展现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但我愿意尝试。我曾经建议曹队着手写一部丛林回顾史,而她却还没有紧迫感。放眼丛林,能写的不写,那就只能由我越俎代庖,抛砖引玉了。
转瞬间,2012的年尾就将踩着年头而至,看着丛林“终生成就奖”下的寥寥名单,我想,下一个丛林的红火年代还会来到吗,又会在什么时候来到?我不如在今天就起笔,回顾自己横跨十几年的丛林经历,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完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看着窗外透进的如火光影在桌面上缓慢而毫不停息地移动,它已经烧光了我的头发,难道还要等它再烧光我的记忆?人常是被自己,而非被命运所耽误。如果我只知道仰望天空,那么最后总概一生,或许只剩得一句:如昙花露水,如神马浮云。
当然,这文字也终究会如泡影般地破碎,可时不我待,我终究还是下笔了,并且在我获得丛林第八朵“小红花”的这一天,艰难地下笔。
(1)
认识上线,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缘由自然是由于户外活动。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吧,那时刚知道网络,很神奇于瞬间就可以和在日本的朋友相互传递邮件。那时最经常访问的网站是“深圳之窗”的“”板块,它吸引了我太多的目光。终于,在我看到某次马峦山的活动游记、照片和地图以后,我给叫做“阿正”的网友写了封信(你知道写信要贴邮票吗),问上传的地图是哪里找的,能否给我复印一张。阿正很快回寄了一张地图的复印件,那是《深圳写真地图集》中的一页。
从此我开始关注一个称为“徒步深圳”的户外网页。它成了我户外活动的起点。
我的第一次户外活动路线,走的是东冲——大雁顶——杨梅坑,在当时,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线。那时我没有任何户外装备,穿着工作服和带钢板防护的劳保鞋,不过那时的我体力很不错,爬高窜低也还灵活。从大雁顶下到杨梅坑的一段,在我们之前仅仅只有一只队伍走过,必须从没有路的陡壁直溜下谷底,然后沿着不见天日的谷底插到杨梅坑河。
虽然现在看来那样的活动不过是小儿科,但在当时却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户外活动是这样的啊!
徒步深圳的圈子很小,前后只有十来个人,我的上线在这个圈子里名叫“言语”,是在我之后加入的。和深圳其他的户外队伍相比,我们这只队伍只能算“游击队”,最远只到过郴州的仰天湖,而那次的活动我还没有参加。不过,深圳周边的路线,当它们还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就几乎都被我们走遍了。
十万长篇连载 一朝深度回顾
丛林梦
契子
我一直很清楚地记得自己是如何加入丛林的。当我在2012年9月2日大雁顶的活动中提到我的上线“奥尼尔”时,一旁的桑珠小莉就高声嚷道:“什么时候我见见他,找他退货!”
退货!《平原游击队》里的吴有贵有一句台词:太君,你要是枪毙了我,谁来给你们敲锣打鼓啊?
如果真的把我这个保温瓶退了货,谁来写这部关于丛林的回顾?我曾经建议桑珠小莉着手写一部丛林回顾史,而她却表现得毫无紧迫感,或许她是自信人间二百年吧?等自己真的开始思考时,我发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让她再次面队丛林十二年的历程去做一个完整的表述,真是为难。别看她心向佛门,但得道不易。挥不去的,释不然的,总还有把?否则,她为啥偏让我去写什么小说?
写什么小说?当然只能是关于丛林的回忆。放眼丛林,如果能写的不写,那就只能矮子里拔将军。自信有灵感的桑珠小莉大概认为这个叫保温瓶,善于到丛林史料堆里翻陈糠烂谷子的人,可以越俎代庖,写出篇仿若《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丛林梦》来。
然而,我也同样地无法做到超然。尽管我的回忆中不会有类似甄士隐的人物,但我知道我将会时常掐断回忆,而在文中的这里或那里留下一片空白。另外,丛林人都知道,我对丛林的活动参与的不多,事情知道的也不多,所能展现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十分有限。况且,我还是一个“带艺投师”的,脑后虽无反骨,但根总是不正。唯一的优点,是过去的几年中能积极写作业,此外还有天生的忧患意识——也就是惶惶不可终日——和紧迫感,总在担心丛林哪天就会散伙,由此也多了一点责任感。
我开始起笔是在2012,那年的年尾已将踩着年头而至,而看着丛林“终生成就奖”下的寥寥名单,那时的我就想,下一个丛林的红火年代还会来到吗,回顾自己横跨十几年的丛林经历,淡忘的和依旧清晰的,如同一团乱麻,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完成这部丛林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看着窗外透进的如火光影在桌面上缓慢而毫不停息地移动,它已经烧光了我的头发,难道还要等它再烧光我的记忆?人常是被自己,而非被命运所耽误。如果我只知道仰望天空,那么最后总概一生,或许只剩得一句:如昙花露水,似神马浮云。
当然,这注定是一部很快就会如泡影般破碎和消亡的《丛林梦》,不能如不朽的《红楼梦》那样引无数人无尽叹息,但或许可以引得某些人片刻的叹息吧?毕竟有那么一小撮人,将一生中很大的一部分美好时光投入到其中。
几经思虑,我最终还是决定写出这一场牵涉到和那些年那些人的那个丛林梦,并且是在我获得丛林第八朵小红花的那一天,艰难地开始下笔。
(1)
认识奥尼尔,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缘由自然是由于户外活动。大约是在2000以前吧,那时刚知道网络,很神奇于瞬间就可以和在日本的朋友相互传递邮件。时隔不久,最经常访问的网站之一,是“深圳之窗”的“户外论坛”板块,它吸引了我太多的目光。而终于,在我看到某次马峦山的活动游记、照片和地图以后,我给一位叫做“阿正”的网友写了封信(你知道那时写信要贴邮票吗),问上传的地图是哪里找的,能否给我复印一张。阿正很快回寄了一张地图的复印件,那是《深圳写真地图集》中的一页。
从此我开始关注一个称为“徒步深圳”的户外网页,它成了我户外活动的起点。
我的第一次户外活动路线,走的是东冲——大雁顶——杨梅坑,在当时,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线。那时的我没有任何户外装备,穿着工作服和带钢板防护的劳保鞋,不过那时的我体力很不错,爬高窜低也算灵活。从大雁顶下到杨梅坑的一段,在我们之前仅仅只有一只队伍走过,当时必须从没有路的陡壁直溜下谷底,然后沿着不见天日的谷底插到杨梅坑河。
虽然现在看来那样的活动只能算是小儿科,但在当时却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户外活动是这样玩的啊!
徒步深圳的圈子很小,前后只有十来个人,我的丛林上线奥尼尔是在我之后加入这个小圈子的。和深圳其他的户外队伍相比,我们这只队伍只能算小小的“游击队”,最远只到过郴州的仰天湖,那次我将胶片机借给了山友大傻,自己却没有参加。不过,深圳周边的路线,当它们还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就几乎都被我们走遍了。那时溯溪老虎涧,是沿着山涧边缘一直攀爬上去的;第一次走海柴角,是徒手攀上断崖的。今天的我已经很难想象当时是怎么做到的,而在当时想法却非常简单:如果你能爬上去,那我也能。
活动的圈子虽小,但深圳论坛的户外板块,依旧是常常去关顾的。包括曾经上过“居士要骂人”帖子的居士,还有什么老爬虫、棒球帽子等,都是那时耳边熟悉的名字。记得另一篇疑似居士的帖子,是“XXX与大腿”,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在通篇唠叨过后,最后说标题中的大腿不过是个噱头,与帖子内容无关。他的这种写作手法后来曾经被我仿效过。后来有一次,我们的队伍和居士的队伍在排牙山相遇,应阿正的提议,两只队伍在一起合了影。那时我带着胶片机,按人头将照片洗了许多,但最终没有办法一一分发到。而见到老爬虫,则是在入了丛林后,一次在七娘山上碰到独行的他。队伍中有人喊老爬虫并上去搭讪,于是我很认真地打量了一眼这只未曾谋面的“爬虫”。那个棒球帽子后来建了个网页,大概是叫“旅游之子”吧,我曾参加过一次他组织的活动,去的是婺源、三清山及黄山。
不过,我的记忆里,实在记不得曾经在那个板块中见过“桑珠小莉”的帖子,或许那个时候,她还梳着辫子穿着皮鞋,没有从城市的茧壳中蜕变出来吧。
几年后,当自己有了一些户外活动的经验时,这个小小的户外圈子也逐渐消散了。原本不多的几个主力,或去了他省,或到了国外。唯一和我保持着松散联系的,就只剩奥尼尔。
2003年,“徒步深圳”原本就不多的活动趋于稀罕的时候,有一天不知提到了什么,奥尼尔告诉我,深圳有一个“丛林穿行者”户外网站,他参加过几次活动,去过海柴角,他说参加那里活动的主要人群不是嘴上没毛的小年轻,而多是有些年纪的,组织活动有板有眼,比较适合我们,让我有空关注一下。
于是,我就开始不断浏览这个“丛林穿行者”网页,那时不注册可以看帖,但不能报名参加活动。大概是在2003年的7月,丛林换了新网页并要求大家重新登记注册。我是眼看着重新注册的名单在迅速加长的,由于注册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在经过了好几天的犹豫后,我才在丛林网上注册了一个JCHEN的网名,流水号我还依稀记得,大概是455。如果没有那几天的犹豫,我的“资格”说不定会排在那个现今的“参议员”雷胖子之前。
但我一直也没有参加丛林召集的活动,一个周末花费150元去爬山,对于当时的我是很难想象的。我只能潜伏在暗处,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津津有味地浏览丛林活动的游记和照片,随着时间的延伸,那段时间的丛林风云人物:桑珠小莉、反斗乖乖、98981698、随风、昏鸦、供品、浪子,便一个个开始在头脑中鲜活起来。除了浏览,我还保留了一些当时的网页,如果不是后来更换了工作和电脑,现在多半还会存在机器里。
这样的做法维系了差不多两年,期间后来那个叫小号的在04年的春天进入了我们的办公室。不久我们第一次一起爬排牙山,那一路把他累得够呛,我因为背七背八地背了一个大包还一路等他,遂获得了一点小景仰,排牙山之后,他很快也就“落水”了。
2005年是丛林领队成熟,骨干成长,新人辈出,活动精彩的一年。那个时候,桑珠小莉、98、随风、反斗乖乖、浪子、惊涛拍岸、日行八万等领队各领风骚,如今大名鼎鼎的光远和天雷地火基本还只是打打酱油,组织诸如木瓜小道和三门岛这样一类在当时入不了三颗星的活动。那像如今走绿道早已成为标准级活动,爬大脑壳走梅林都能算四星加了。
2005丛林活动的亮点当然是贡嘎,先后有三批队员完成了这一条路线。打头阵的是这两年才大放异彩——当年可是FB典型——的桑烟。是年五一,还是青春绽放的桑烟带领大西和小西率先完成了这条路线。回来后大西写了一篇《春行贡嘎》,让我拜读了N次,念叨了良久。
第二回 释迦栋桑珠小莉黯然 园潭村夏天组合夺魁
2005年五月中的那天,队伍在盐田区政府前的广场集合。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桑珠小莉召集的丛林活动。除了反斗乖乖和98,当时的丛林精英几乎倾巢而出,争相在我这个新人面前露脸。他们中有供品、小鱼儿、随风、雨菡、云端、黑哨、偶然、乾坤、酸菜、红砖、布老图、比尔、丛林菜花、昏鸦、美人松、雷暴等。而相对的“新人”除了我,还有野狼、孤岛、老寒等。
远远地,我就看见广场中围有一群人,一个裹着疑似阿拉伯头巾的瘦高个,手中拿着名单和铅笔,用拖着有气无力尾声的语调点着名,手中的笔就画着勾。这就是那时经常在丛林网上露脸的桑珠小莉,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没有什么印象,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给人一个性别模糊的感觉。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倒是云端。那时他是丛林的CEO,说白了就是丛林库房的管家。他很卖力地展示印有丛林标记的T恤,那是一个背着包得意地迈着大步的小公仔,这个卡通形象是用油漆喷在T恤上的,占据了前胸老大一块地方,是谁设计的直到今天我也没搞清楚。T恤的颜色有几种,我买了一件草绿色的,后来成了我穿着次数最多的一件丛林T恤。
那次活动还能隐约有点印象的就是砖头,行走的路线也只记得在恩上村的桥洞下休息了一阵,为了寻找上山的路口还花费了一点工夫。这次活动的真正意义是在桑珠小莉面前点了过卯,从此算正式入了丛林。
那个时候,丛林真正吸引我的活动是千米山。两周之后,桑珠小莉召集释迦栋和鸿图嶂。这是丛林的第41/42座千米山,山的名字也似乎很有点禅意,想报名但还需要等待。那时丛林的规矩,千米山的帖子先放在“千崖凌云”中,那是一个需要权限的版块,非千崖凌云的队员只能在外面干瞪眼,一直憋到周二帖子放出来,不定还有三个五个或是七个名额,于是包括孤岛、野狼、180和我等一干人就一轰而上抢位。那时的千米山真是火,对于千米山的回忆一直是我们这班队员抹不去的深深记忆。早些时候丛林时兴过将队员的名字串起来编笑话,于是我也将那次参加活动的队员串成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雨寒一把淋,猫眯遁无影。
昏鸭盖地虎,野狼孤岛行。
丫丫蓝天鹤,吉吉红砖径。
紫梦释迦峒,光远鸿图顶。
这第一次的千米山,还没出发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晚上在嘉旺用过餐,就在前往体育馆集合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上,一场倾盆大雨忽然落下,召集帖上“不准迟到”的要求使人不能等待也不能后退。等到了体育馆衣服已经全部湿透,登山鞋也成了水鞋。幸亏那时作为新人斗志高昂,对千米山的好奇与渴望更使这一切都显得不值一提。
那个时候的千米山,显然是有培养新人的考量,比如除了露营装备,各人还要自带炉头和5餐的食粮。而不可预知性可能使得一切准备都成了白忙乎。第一天登顶释迦栋的时候,恰缝风雨交加,队伍根本就没有休息做饭就直接下撤。第二天学了点乖,大早起来为中午准备了一盒凉面,谁想登顶还不到十点。而不知为了什么缘由,桑珠小莉忽尔就将头埋在胳膊里半天不露脸。
我是很缺少想象的,也不知几个老队员眉来眼去嘀嘀咕咕搞些什么名堂,直到大概是孤岛在旁边低声了一句:“曹队哭了”,才有所感觉,心里还诧异,爬山爬得好好的,犯什么哭啊。
那是藏队十四座登山队的山难。
对于雪山,那时我还懵懵憧憧完全没有概念,根本就想不到忽然有一天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来得快的去的往往也快,准备好的午餐也没吃上,队伍就从鸿图嶂下来。出山的路上见一山,秀气的如一个标准的“人”字形,桑珠小莉忽然就来了劲,用杖一指,上!那时为了进千崖凌云,谁肯落后?大家于是没头没脑地又爬了一座山。
苦和乐常是一对孪生兄弟。那次的千米上虽然苦,苦到不但要爬山,还要推车上山,但也非常有意思。镇政府楼上的豪华露营,昏鸦和野狼不停的斗嘴,野狼的即兴嚎叫与180的满嘴跑火车,真能让大家把爬山的苦全化成笑,撑在肚里一个星期都回不过味来。
写到这里,我想起小学的一篇课文《夏天过去了》,改一改就成了一篇千米山的诗文:千米山过去了,可是我还十分想念。那一个个的早晨和黄昏,像一幅幅图画出现在我的眼前。清早拉开帐篷一看,田野一片绿,天空一片蓝。多亏夜里一场大雨,把世界洗得这么新鲜。
什么时候,那种曾经的千米山还能回来?
这样经过三次丛林活动:探试,点卯,千米山,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也算是完成了在丛林的“华丽亮相”。
到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我和小号约好,两人一起出游。我们请了一周的假,连上前后周末有九天。功课是我草草做的,由衡山经凤凰梵净山再到遵义小休喝两天小酒。
第一站是衡山,五岳之中这是我迄今为止上过的唯一一座。一夜火车再换汽车到了山脚,刚经历了千米山考验的两人,就琢磨要找一条非大众的路线上山,于是扛着包一路上到黄龙寺,碰见个老乡,带着我们走了一个小时的古道,期间不乏钻丛林拨茅草,上到了南台寺。再往上,受摊主的忽悠,走了一段错路,经过一下再一上,满艰苦地在雨中上到祝融峰。那时两人还是以快速登顶为目标,内涵修炼严重缺乏,对山上的古迹遗存等都没有好好看一下,现在想来也是遗憾。
黄昏赶到衡阳,抗战期间方先觉将军领导的衡阳保卫战是多么悲壮惨烈,可惜我们并没有在此停留的打算。受卖票MM的甜言,多花了几文钱买了两张火车票,一节站票,一节坐票。结果车上空得很,一路躺到吉首。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凤凰,之前看的许多关于凤凰的帖子早已经烂熟于胸,刚到凤凰我就和小号约法三章:必须完整地呆上一个整天,去哪里不做计划只随心,每餐只点两个菜。当然,最后一条实行起来有点难度。我们住在直对北门的望北江客栈,沿路下去十来米就是跳岩,顶楼只有一个房间,外连着一个十多平米的露天阳台。眼前就是沱江,那感觉,你说有多爽!
摆开桌椅酒菜——当然超出了约定——开了啤酒长饮一口。夕阳从城门北楼的后面在空中映出一片红霞,揉合着江水中抖开的光斑和跳岩上闪动的人影,八年了,这一幕依旧时常会映在我眼前。那一次我们穿越了南华山(刚入丛林的后遗症),去了腊尔盖和江山;在路边帮老乡插了半垅秧,在长潭岗水库里泛舟畅游。离开的时候,小号带走了一顶斗笠,我带走了一份地图。地图上盖了七八个印章,其中一枚刻的是:天下凤凰。
两个人同行的好处是效率非常之高,几乎所有的决定都在瞬间做出,说走就走,说停就停。离开的那天,在凤凰的路边等到去铜仁的车,换车到江口,再倒车到了梵净山下。
光听名字就让我十分喜欢的山,梵净山排第一。名字空灵,但给人许多遐想。上山有八千级台阶,我们到山脚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和小号约定,每上一千级休息5分钟。职务是出发前就定好的,我前锋他收尾,他摄记我文秘。就这样,我们花了三个小时上了山。找了一家客栈放了行李,转身去登顶,往上又爬了十来分钟,见镇国寺,从这里可以见到新老两座凭空凸兀而立,各有百米高极其独特壮观的金顶。小号立刻翻悔,说我们应该住到镇国寺才对。于是两人返回客栈找了个借口退了房,到镇国寺重新定了房。
金顶有两座,我们决定先上新金顶,次日登老金顶看日出。
新金顶象是纽约的双子座,一条狭长的甬道在两峰间攀升,层层叠起的岩石间不断地渗出水来,走在其间沁凉直透心底。两峰上各有一座寺庙,其间有石桥相连。寺庙是石墙铁瓦,应该也只有这样才能抗住山顶的劲风。我们在金顶上流连,直到马上要天黑了才下来。晚上就着开水啃了些干粮,在潮湿寒冷的被窝里卷了一宿,次日大早就起身上老金顶。老金顶稍远,中间经过著名的蘑菇石。老金顶上也有一座由信徒捐建的水泥寺庙,老金顶比新金顶高一截,庙的名称也名副其实:玉皇顶。
在山顶远眺,场面巍巍壮观。虽然只有一个卡片机,拍得的照片至今依然令我感慨心动。
快乐的2005年转眼就到了7月。丛林四周年的帖子刚出笼,我和小号就报了名。活动要分组,我俩加上夏天和秋水组建成立了第一个组,第5组。
活动前我去翻丛林前几届庆典活动的老帖子,一翻翻出了三周年庆典丛林加1恳请加入美食组,曹队批日加1没有送礼,不在内定名单中,加1再次恳求,声称已经成为专业削土豆皮的高手,曹队再次驳回请求,称要学会剥皮抽筋,届时杀大恶用得上云云。再翻一翻,翻出了反斗乖乖的戏谈丛林兄弟姐妹一帖,几次笑倒后,遂将第5组队员编排为短文一段:
夏天就要过去了,保温瓶里的咖啡醇香依旧;小号绵长的旋律里,秋水边荡起四周年庆典的欢乐。
不但如此,根据从老帖中得到的灵感,构想出了为第5组编写的节目:模仿《艺术人生》的形式,编一个《丛林人生》特别节目,和随风谈往事,和加1谈美食,和昏鸦谈修大炮。其他人都已经事先串通好,而昏鸦注定是不肯合作的,就用“丛林是我家,我家有昏鸦,昏鸦不听话,曹队管管他”,把桑珠小莉也拉上台,问她写那些诗的灵感,问她对巴乔的崇拜和对丛林今后的期望。
想法很妙,但四周年的评委显然缺少艺术根基,若不是孤岛暗中相助,最后冠军的荣誉就被180那一组给抢跑了。
那个时候,参加庆典活动比爬千米山还累。别说布置会场,搭帐篷,埋锅做饭,还要比赛和表演,比赛要比一天,分两个半场。
因此精壮的劳力都去了什么活动组、裁判组、晚会组、摄影组、器材组等等。那时的雷胖子还没摸过数码相机,连摄影组都没混进去,只好去了器材组扛音箱。即便这样,参赛组也还有13个,老队员如叶立文、砖头、野猫、大狮领衔的组倒不可怕,因为他们心态好,重在参与。强劲的是新人老寒、180、蓝天鹤几个领衔的小组,一心瞄着冠军而来。
本来我们组的心态也很不错,不想半天三个项目比赛下来居然排名第一。比较有创意的是密语传递,编了些诸如“丛林老虎漫游孤岛,小肥羊不幸遭遇野狼”之类的密语让队员跑着往下传,结果自然笑话百出。到了晚上的演出,等我们组夏天的舞蹈和秋水的独唱结束,据孤岛暴料,裁判已经有给十分的了,而我辛辛苦苦准备的节目只进行了一半,就被强令停止,这成了丛林历史上仅有的二次冤案之一。后来自己分析,大概是桑珠小莉预感下一个会把她拉上场,表演才落得这样的下场,而如果当时表演能顺利结束,历史就将被改写,桑珠小莉就将史无前例地站在舞台上面对丛林众生。
是夜园潭村一场暴雨,疑似在昭示裁判的不公。
尽管第5组在晚会上遭遇滑铁炉,但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依然斗志昂扬——这要多亏了小号,而180他们的第8组就以为冠军已经是囊中之物。那次孤岛是裁判组的记分员——因为是摸样憨厚的新人哈,显然同情我们第5组的遭遇,当看到比赛最后的分数仅有微小的差距时,认为真正的冠军应该是我们第5组,因此在最后时刻拽了一下180的衣角,于是第8组以半分之差排在了第2名,而我们第5组按孤岛的说法“借上帝之手”夺得头筹。
四周年冠军的奖品,那件快干衣,我一直好好地保存着,每当看见它,就会嘟囔一句:园潭村的夏天过去了,我还十分想念,多谢孤岛酒后颤抖之手,还丛林一个清新的四周年。
眼前就是沱江,那感觉,你说有多爽!
摆开桌椅酒菜——当然超出了约定——开了啤酒长饮一口。夕阳从城门北楼的后面在空中映出一片红霞,揉合着江水中抖开的光斑和跳岩上闪动的人影,八年了,这一幕依旧时常会映在我眼前。那一次我们穿越了南华山(刚入丛林的后遗症),去了腊尔盖和江山;在路边帮老乡插了半垅秧,在长潭岗水库里泛舟畅游。离开的时候,小号带走了一顶斗笠,我带走了一份地图。地图上盖了七八个印章,其中一枚刻的是:天下凤凰。
我是带着满腹的忐忑上路的。用180的话讲,就是一边下了决心上高原,一边又在担心会不会饿S、冻S,高反S或笨到S。于是,一到成都,大家先去采购,接着我就买了两包红景天先吃上了。
快十年了,那一路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马平川到雅安,再扶摇直上穿越二郎山到康定。在老榆林多吉家的那半个下午,真是温馨的快乐时光。平生第一次喝酥油茶,第一次在脑中留下“藏地”的印象。那多吉家自由踱着步的猪,那穿着冲锋裤睡觉的昏鸦。这些,竟然都已经是十年以前的事了?
六天的徒步,记得最大意的事,是翻过勒多曼因垭口后,自己一路狂奔而下,直到突然发现前不见多吉马帮,而后不见队伍,只能一人停在沟口等待。最惊险的,当然就是吉吉落水的那一幕。而最艰难的,是太阳穴随着心跳咚咚炸裂般地疼。最难忘的,因该就是那锅猪肉炖大白菜了。
其实,整个徒步的过程,从头到尾,我都记忆犹新,因为时不时,我都会旧地神游一番。 去贡嘎的引因大概是磨坊的行摄匆匆,他在03年去了一趟贡嘎,那张在子梅垭口的照片给人印象深刻。2011年行摄匆匆又重回了贡嘎,而丛林人早已改走了低调奢华的路线。
欢迎光临 丛林穿行者 (http://bushwalker.net:81/)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