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丛林穿行者

 找回密码
 加入丛林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 性 文 心 [复制链接]

Rank: 2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0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5-5-15
经验
39 点
帖子
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30 02:17: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世间有许多凡尘杂事皆因人而异,因缘而至。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只因世事不同的沉浮方酿成善与恶之种种的不同。
近期来不断地涉猎一些佛性文心之类的书多了,我也好像有一点感觉。似乎在梦里寻找着什么?那是冥冥中对自己的呼唤。是不是在自己灵魂中触动了什么东西之后,方发现了自己还幸存着一点点的童真,这才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这几天,我看了关于丰子恺的小传-----《佛性文心》,我对丰子恺的人生观极为欣赏。尤其是他对人生的论语:“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是不够,必须探讨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
“信佛为求人生幸福,我绝不反对。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顾他人,我瞧他不起。得了些小便宜就津津乐道,引为佛佑;……”
“人生好比乘车:/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迟下,/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早下。/上了车纷争坐位,/下了车各自回家。/在车厢中留心保管你的车票,/下车时把车票原物还他。”
……
看到这些,我感慨良多,人之佛性,源自于内心的蕴藏。如果没有一定的修炼,根本不可能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但也要量力而行,就算在第一层楼居住也一样有佛性。但佛性文心则需要我们加点力气方可跑上二层楼。
如果我在生活中,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权力前提下,尽情地享受自己的感动,然后把这些快乐渲染他人,兴许也能称得上佛性之演绎吧。
如果我在工作中,懂得了努力追求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前瞻性的理念,然后把这些能力运用于工作之中,兴许也能称得上是文心之修炼吧。
如果我在人生道路上,懂得了珍惜生命价值就在于自己的追求之中,然后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为人处世哲学之完美相结合,兴许就能称得上是佛性文心吧。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佛性文心,只是表现的形式有各式各样罢了。
人生如梦,这是人们早已道破了生命的天机,但又是人们把世上芝麻豆豆的事情加上各式各样的梦幻色彩来演绎,造成了不少的人间传说。正如我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对自己说:“我又幸福地拥有了一个晨梦:那是太阳升起之前的期待……”。
我在这一个个晨梦里,感受到了自己的佛性文心。

                                                          阳光绅士//深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为自己创造新的感动,迎接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http://alaosun.tougao.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6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5-4-26
经验
121 点
帖子
113
沙发
发表于 2005-6-9 22:25:44 |只看该作者

所谓宗教信仰

曾有学者说,高度市场化社会中相当一部分的精神状态是行尸走肉,高度官场化社会中人们的形象是蜡象馆,我对这个说法深有感触,国企中的领导们几乎都是从屈指可数的几个摸版、窑子中刻板烧制而出,完全是官场“制造”。
类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LI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充其量只是停留在文雅的艺术层面,难得有人进入这种意境的精神层面。圆满的宗教在我的观念里就是逃避的定义。逃避有时并非是懦弱,而是“不得不”,意味如同“政府是人类不得不忍受的祸害”。我缺乏宗教信仰,这是极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点,即使佛道教和后来的儒家曾在中国盛行之极,但是中国人都只是形式的倡导膜拜,而且行为其实总是离经叛道的。很多中国人对宗教的通用度就如领导们总在墙后所裱“人贵知足”、“梅花香自苦寒来”、“天人共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字画,不只是为了掩盖自己“胸无点墨”或是附庸风雅,他们常会口是心非毫无廉耻感的指着这些文字对不谙世事、忍气吞声或者附和献媚者娓娓道来,宏篇大论的吹嘘其中的子虚乌有、虚情假意。其实,宗教之于中国,这个偌大的官场社会是毫无人性的,不人道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9 14:32:15编辑过]

一切都是瞬间的,一切都是将要过去的,而最终让人怀念的是那亲切的记忆。迄今为止,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与你畅游天际,老式相机、三脚架和你热情的笑容,让我们以记忆的形式为经历和生活过的时代作一个注脚 ?_?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年度活动
0 次
活动
1 次
红花
0 朵
注册时间
2005-6-14
经验
14 点
帖子
10
躺椅
发表于 2005-6-22 23:44:22 |只看该作者
能将这物质、精神、灵魂三种生活参透得最深的莫过于弘一大师。萨特说人生本无意义,要存在就要找出意义,做个主动积极的人,当英雄或懦夫都是选择,我们还要为我们的行动和选择承当责任。自由选择为人生第一要义。所以不必为这个世界悲观,善恶爱恨情仇都是人性的复杂。也未必要逃避,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方式和位置。徐志摩说要明白人之所以为人,我之所以为我。不管是宗教抑或其他,有信仰人生总归是美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丛林

Archiver|手机版|丛林穿行者 ( 粤ICP备18155597号 )  

GMT+8, 2024-6-8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