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保温瓶 于 2012-4-6 13:51 编辑
这是概念帖,会考虑几条路线,最后根据占卜决定走哪条路线: (1) 五尺道是秦汉时开辟的一条由今四川进人云南的官道。唐樊绰《云南志》称之为“石门道”,叉因其是以朱提(今昭通)为枢纽,故又称为朱提道,是“蜀身毒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战国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251年),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开凿了由青衣(今四川名山)沿青衣水经夹江、乐山、犍为至僰道(今四川宜宾)的“僰青衣道”。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又派常颁在“僰青衣道”的基础上,将道路继续向前延伸,由僰道南下,过今盐津豆沙关、昭通,然后到味县(今曲靖)。由于当时道路仅宽5尺,故称“五尺道”。汉武帝时,为打通“西南夷”,开辟通往身毒国(印度)的通道,又派唐蒙对五尺道加以整修扩建,一直修到滇池地区,“道长二千余里,山道广丈余,深三四丈”,并在道路沿线设置郡县,将西南夷地区纳入了中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整体。 五尺道经过的地区,山高水险,道路十分艰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自僰道至朱提,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险唯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故行人为语日:犹溪、赤木, 盘蛇七曲;盘羊、乌栊,气与天通。看都 沘,往柱呼尹,廉降贾子,左僧七里。又有牛叩头、马搏颊圾,其险如此。”《水经注·若水》亦载:堂琅县(今会泽县)的一段五尺道“西北行,上高山,羊肠绳屈八十余里,或攀木而升,或绳索相牵而上,缘涉者若将阶天。”袁休明《巴蜀志》:“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索回,下临峭壑;行者扳缘,牵援绳索。三蜀之人及南中诸郡以为至险。”由此可见五尺道之艰险难行及开凿之困难。 五尺道所经过地区,山势险阻,开凿困难,当时采取了火烧的办法,也就是用炭火烧崖石,然后再用冷水浇淋,使岩石在骤热骤冷下变得疏松,而易于开凿。直至东晋时,山崖上还留下大量火烧的痕迹。 五尺道的修筑,使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起来。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的关中与四川之间、四川与云南部分地区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云南的滇僮(奴隶)、中马、犀革、金银、铜锡等源源不断运人四川,而四川的铁器也随之输人云南。昭通地区的东汉墓葬中献出土过铸有“蜀郡千万”、“蜀郡成都”字样的铁器。铁器的传人,促进了云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岁月沧桑,昔日的古道早已被现代化的公路所取代,但历史的遗迹仍依稀可寻。如盐津豆沙关古道遗迹、大关墒古道和马桑坪古道遗迹、曲靖炎松古道遗迹、可渡古道遗迹等。 在盐津县城南20公里处豆沙关,现残存有长约350米,宽5尺的古道遗迹。每级石级宽窄高低不一,从关河左岸上缘三曲而至袁滋摩崖石刻,路面留有马蹄痕数十个。古道旁,危崖壁立,地势险要,两山之间,有座“唐碑亭”。亭内保存着一块唐代石刻,即袁滋摩崖石刻。刻石长0.44米,宽0.36米,共8行,每行3一21字不等,计122宇,左行楷书,末行篆书"袁滋题",字迹保存基本完好。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关垴古道遗迹位于大关县寿山乡,古朱,提江两岸。此地为一山峡,地势险要,长约10公里,峡高600余米,东西两岸峭壁陡坡,大关河与朱提江在此汇合,大关河上架有1座石桥,过河需爬80度坡,绕48个弯,约行5公里才能上至大关勒,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大关因此得名,现古道尚存。 马桑坪古道遗迹位于大关县黄葛乡太平村的古朱提江岸,系由长条手石逐级砌筑,修建于陡坡崖壁和峡谷间,今仅存1公里,道路崎呕艰险,宽约1米多,从秦开五尺道,一直沿用至今。此地曾是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与清军作战之处。在黄葛乡街镇东北100米处的古朱提江上游,有座铁索桥,连接川滇古道。桥原为竹藤索桥,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改建为铁索桥,后又加以修复扩建。桥长仙米,宽2.5米,由10股铁索组成;每股铁索又由直径10厘米,长约1米的熟铁环相扣成链。桥底设6股平行铁索承载桥面,上设4股铁索以承吊桥身,并兼作护栏,桥侧面用铁棍交叉为栏杆,桥身距水面8米。 曲靖炎松古道是秦汉五尺道、唐代石门道以及明清通京官道在曲靖的北行段,南起沾益的黑板,北至炎方驿人宣威,全长约30公里。 其中九龙山段古道位于沾益大古城乡九龙山村北的山沟内,长约l公里,路宽2-2.5米,路面用不规则青石铺成,青石山有马蹄印迹。古道依山势而行,婉蜒曲折,为明清重修驿道的遗迹。在沾益光华乡的古道上,有1座黑桥,又名唐桥,初建于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现桥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修,黑桥全长仙米,宽6米,共3孔,孔跨径2米,青石翻拱,桥身微凸呈弧形,桥面平坦,直联砌置,桥墩呈三角形。因桥北地势较低,修有100米长,2米宽的青石引桥,直通北岸邓家山。黑桥拱跨南盘江,是连接炎松石道的重要津梁。 由炎松古道往北走,过宣威市,再北行70公里,即可到可渡古驿道。这段驿道地处云贵交界,由可渡村经旧城村进入贵州威宁站坡村,全长约10公里。其中从旧城村至站坡村一段最具特色,路面宽约2米,全用不规则石板铺成,呈"之"字形婉蜒于山坡上,沿途有记载驿道情况的古碑,路面的马蹄迹多处已洞穿石块,是明清时期使用最频繁的古驿道之一。另外,可渡村古驿道周围还有可渡关关址、可渡炮台、可渡石桥等遗址。关址为一小城,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呈椭圆形,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10米,夯土墙,墙面镶5面平砂石,开有南北关门,关城中有1条宽3米的石板路。现存南关门及两边土石墙,东西两面仅余夯土墙心,高1.5米,宽1.2米。可渡炮台踞于可渡河南岸,为不规则的石块砌成,呈方形,现存台基一段,边长5.9米,高2.6米,为明初傅友德南征时所筑,可渡石桥横跨可渡河南北两岸,沟通古驿道。桥身为3孔石拱桥,全为五面平砂石拱砌而成,全长的米;宽5.5米,中孔孔顶距水面12米,跨度10米,边孔跨度各为9米。桥面铺有规则的大块方石,附有砂条石桥栏,两 端引桥长达10余米,形成平缓坡度。现存桥梁为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