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花
- 0 朵
- 活动
- 2 次
- 年度活动
- 0 次
- 最后登录
- 2013-11-8
- 注册时间
- 2005-12-25
- 帖子
- 628
- 精华
- 0
- 积分
- 3069
- UID
- 2979
- 年度活动
- 0 次
- 活动
- 2 次
- 红花
- 0 朵
- 注册时间
- 2005-12-25
- 经验
- 534 点
- 帖子
- 628
|
决定春节假期去丹巴,丹巴便成了念想,思绪终日在丹巴的时空里穿梭,意乱情迷。
终于,正月初二的晨色中,坐上了开往小金的长途班车出成都,过都江堰,临大熊猫保护区卧龙,方抛开大雾的笼罩,始见阳光。翻海拔4523米的巴郎山垭口,经四姑娘山脚时,午后艳阳已经西照。到小金,便与车上结识,来自上海的小顾、小周结伴租车前往丹巴。是日,丹巴境内可能只有我们这三个外来的游客。
车停丹巴,两位同行宿县城,我独自租车到唐代“东女国”女王府遗址所在地——梭坡。大渡河岸、铁索桥旁,车再不能前行,只有背起装有照相器材的近七十斤的行囊徒步进寨。夕阳西斜,一抹余辉映红高远的山巅,峡谷里呼啸而过的凛冽河风,撕刮裸露的肌肤,抚平落在近半尺厚浮土上的脚印。路上未见人踪,仿佛只有风见证着我的到来。近2公里的山路,走了近二十分钟,找到住宿点——仁真多吉家。他家房顶平台,可望见大渡河谷群山峻岭上错落耸立的近五十座古碉楼,不失为观碉的佳处。更妙的是,推开他家的木窗,就可观梭坡最著名,也是丹巴全县最完好的由二座四角碉、一座八角碉和一座五角碉共四座碉楼构成的古碉群。
吃完以腊味为主的独具风味晚餐,与曾任教师现退休的仁真多吉聊起了梭坡。山巅之上,东女国王宫殿遗址、古马道依然可辨,这片横断山流域的土地当年由女性主宰。东女国地理位置介于唐帝国与吐蕃王朝之间,既是两大集团争取的对象,又是冲突的缓冲地带。据说,那时就有了碉楼和目前的藏式民居,足证母系社会的繁盛,以及丹巴文化的源远流长。碉楼以四角型为多,最多角的有十三角,大部分高约二十米,立于山顶或陡峭的山坡上,直插云霄,在以深谷、峻岭为主要地形的丹巴地界尤其醒目。碉楼依外表分雌雄,墙有圈形石纹者为雌,立凸出石柱者为雄,浓郁着生殖崇拜的遗风。藏式民居大多石木结构,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一般底屋设家畜圈,其上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家碉),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房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房顶立经幡。白色,是当地嘉绒藏族的吉祥颜色,不仅把房子绘成白色色彩,房顶的煨桑塔也是白色,而且房顶还放置白色的石块。丹巴的碉楼或民居也罢,于布局和建筑形式,其主要满足建时的居住、宗教、风水和审美的功能,战争的防御作用退而其次,在我看来还可能是巧合而已。然而,无论如何,丹巴的大山、深谷,地无三尺平,道路艰险,与云南、贵州山区相比,莫不有过之而无不及。清乾隆年间二次金川战役,历时近六年,动用军队近二十万人,耗费军银近亿万两,基乎是倾一国之力,才将战火平息,实行改土归屯,由此可窥战事之艰难和丹巴地理之险要。
与前来的两位伙伴登临著名的八角碉楼,俯瞰梭坡的磅礴气势后,下到仁真多吉家时,红日当头。计划里还要到中路和甲居,时间无多,马上约好出租车到大渡河铁索桥旁接应。匆忙午餐完毕出寨,行至寨口遇几位头顶被白色粉末染白的小童。好奇向旁大人打听,方知当地素有过年期间请上岁数的长辈给小孩头顶点白面粉,祁愿吉祥长寿到白头的风俗。
中路的碉楼、民居跟梭坡的相比,并无不同,眺望雄伟的墨尔多神山后,驱车下山,经县城,沿大渡河而上,再盘旋一段险峻的出没云端的山路,转一急弯,藏在山凹里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村庄——甲居冲入眼帘,那一刹,无不惊鸿凝望!夕阳漫卷,照亮那一幢一幢偎着起伏山势迤俪而建、风格惊人统一的嘉绒寨房。强烈色彩的寨房点缀在落叶后的核桃树丛里、露出嫩绿麦苗的田地间,仿如一簇簇绽放的花。它们与清澈的河流,青青的山峰绘就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画卷。如果有世外桃源的话,甲居就是这个寻觅中的世界!
|
|